夏季是旅游出行高峰期,一些不法分子由傳統型詐騙手段轉變為更有針對性的新型詐騙,瞄準眾多的游客。日前,河東區的郭女士就被套牌旅行社的“客服人員”騙取了酒店及景點預約費4500元。
郭女士稱,起初她確實有些擔心,但聽了解釋后也覺得在情理之中,因為目前正值旅游高峰期,酒店、餐飲及返程機票都很火爆,需提先預定,便給對方指定賬戶打去4500元錢作為各項預訂的預付金。幾天后,郭女士按照行程陪同家人乘飛機抵達海南后,再通過先前“客服代表”留下的電話聯系時,卻發現始終處于關機狀態。郭女士立即與當地旅游局取得聯系,經查詢,當地確有這家網上注冊的公司,但公司負責人在了解郭女士的經歷后認定這是不法分子設下的騙局,冒充了這家旅行社。工作人員還發現,那個“客服代表”所留的聯系電話根本不是海南當地手機,而是廣東潮州的號碼。7月10日,剛剛旅游回來的郭女士氣憤地前來報案。目前,該案件仍在進一步偵查中。
7月10日下午,市民郭女士來到公安河東分局刑偵八大隊報警,稱前不久準備同家人到海南旅游,為了行程順暢,便通過網上聯系了海南當地一家旅行社,并在該旅行社留言板上填寫了個人信息。第二天一早,郭女士便接到一條手機信息,稱她所申請的信息已被該旅行社受理,稍后將派專人與其聯系。時隔不久,電話鈴便響起,一個操著南方口音的人自稱是旅行社“客服代表”,詢問起郭女士海南游的日程,并向她推薦了當地的酒店及景點等預約項目。隨后,見郭女士對自己的介紹很滿意,“客服代表”話鋒一轉,提出繳納預付費的要求。
警方提醒市民,國家注冊資質的旅行社(公司)在網上開設團購等銷售渠道,其轉賬方式是通過網銀支付寶完成,所謂的“客服人員”要求將錢款打入指定賬戶都是不符合行業規定的行為,很可能是騙局。需要注意的是,無論電信詐騙犯罪手法如何翻新,最后犯罪分子都會索要銀行卡密碼或是讓受害人將現金打入指定賬號,所以市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千萬不要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短信,以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