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旅游報·第一旅游網 記者 馮穎 曹巧紅 徐鈺 程芙蓉
2010年12月,“靈秀湖北”被確定為湖北省旅游形象主題口號。“靈秀”是成語“鐘靈毓秀”的濃縮,以神農架、武當山為代表的“楚山”,以三峽、東湖為代表的“楚水”,以屈原、宋玉為代表的“楚人”,則是“靈”、“秀”二字中靈氣和俊秀的具體表現。
圍繞“靈秀湖北”品牌打造,深入挖掘旅游資源的核心價值,湖北旅游業主動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強化跨越意識,提振跨越精神,增強跨越信心,尋找旅游跨越起跳點,努力在思想解放、發展理念、龍頭壯大、體制機制、作風轉變上實現新跨越。
2009年,湖北旅游總收入突破千億元大關,達1004億元;2010年更是以45%的增幅,實現總收入1460.53億元,GDP占比超過9%,并首次進入全國旅游前10;到2011年,旅游再以35%的高速增長,實現總收入1992億元,GDP占比達到10.17%。3年間邁出三大步,靈秀湖北,正在激情跨越中前進。
大戰略構建大格局
初夏江城,激情似火,靈秀湖北,中氣十足。
6月中上旬記者赴湖北采訪時,正值湖北召開第十次黨代會。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在大會報告中從強化服務業的戰略地位和優化經濟結構的角度,提出“要加快整合和開發旅游資源、壯大旅游支柱產業,促進服務業發展提速、結構優化、比重提升,努力建設全國重要的現代服務業基地”。
“努力把湖北打造成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戰略支點”,是2005年和2011年胡錦濤總書記兩次視察湖北時,確定的湖北改革發展的戰略定位。圍繞這個目標,湖北省第十次黨代會提出,今后5年是湖北加快構建重要戰略支點的關鍵時期,未來10年是湖北發展的“黃金十年”。
“戰略支點”,對湖北來說,意味著什么呢?
湖北省第十次黨代會這樣詮釋:就是中部地區崛起的重點、支撐點、著力點;就是湖北應當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快于、好于、優于其他地區,在輻射力、帶動力、影響力方面重于、強于、特別于其他地區;就是湖北應當成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樞紐節點和重要增長極,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改革創新、民生改善等方面走在中部地區前列。
在全省大局中找方向、在省委戰略中找定位,這是湖北旅游業發展的“秘笈”之一。湖北旅游人,又一次聽到了旅游業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清脆號角聲。
湖北省旅游局局長張達華說,許多人形容旅游部門“衙門小”,幾乎沒有一項工作不求人,做點事情太難了。但是我們一定要看到,旅游業也有自身的優勢,其中最大的優勢就是市場,因為旅游的綜合性和關聯性,所以一定要與其他部門溝通協調。將旅游業植根于各行各業,借助于社會產業群,可以使旅游業在推動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中實現自身跨越。
構建戰略支點,建設武漢城市圈、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和長江經濟帶,“一主兩副” 中心城市帶動戰略,大別山和武陵山“一紅一綠”兩個試驗區,“一江兩山”生態文化旅游工程,荊州“壯腰工程”,荊門“中國農谷”建設……在湖北省委一元多層次的大戰略中,無一不與旅游業息息相關,旅游業作為引擎和抓手,被推上了構建重要戰略支點的前臺,發展空間更為廣闊。
張達華說,旅游業就是要在這些省委、省政府做出的重大發展戰略中,尋找自己的定位,謀求更大的發展。要充分發揮旅游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促進和帶動作用、在服務業中的引擎和龍頭作用,讓各級黨委政府普遍認識到旅游業是一個重要的經濟產業、一項關乎民生的社會事業、一項重要的工作標準、一個地區形象定位的重要標志,自覺地用旅游的標準和理念謀劃相關產業,使旅游業成為經濟社會發展中不可替代的戰略性支柱產業。
大交通催生大旅游
7月1日上午,一列載有近千名游客的漢宜高鐵首發列車在歡慶的鑼鼓聲中駛出武昌站,90分鐘后到達宜昌。這是兩地陸路最快的速度!如果乘大巴走漢宜高速公路,兩地間單程最快也得5個小時。一條漢宜線,連接的不僅是武漢和宜昌,更是大大拉近了全國各地到湖北的距離。
今年4月1日,武深高鐵正式運營。此前3天,湖北省在深圳市舉行了靈秀湖北旅游產品推介會,會場布置獨出心裁,使參會人員仿佛置身于“靈秀湖北”號高鐵專列。湖北旅游再次攪熱珠三角市場,同時也拉開了“南北縱貫線、靈秀湖北游”主題推廣年的序幕。
當高鐵新線開通遇上清明假期和櫻花花期,一連串經濟效應便被引發:武漢大學周邊多家酒店的房價上漲了10%至20%,攜程旅行網的統計顯示,武昌區的商務酒店幾乎天天爆滿,五星級酒店入住率也高達95%,酒店的整體入住率較平日提高了近20%;武漢以賞櫻為主題的各大景區在清明節期間的門票收入再創歷史新高,達到億元以上。
湖北省旅游局副局長胡禮鳴說,發展旅游,交通先行,交通對旅游的發展有著深刻的影響。2009年武廣高鐵開通前后,湖北在廣州及粵港澳舉辦了多次大規模的旅游宣傳推介活動,為高鐵旅游充分造勢,高鐵游客源源不斷地涌來。2010年,湖北首次出現入省游客多于出省游客的局面,實現了從旅游客源地向目的地的重大轉變。隨著高鐵時代的到來,自古有“九省通衢”之稱的武漢這種區位優勢進一步得到加強,境內外游客呈現爆發式增長。
為此,湖北省和武漢市加強了對高鐵的關注和研究。湖北省旅游局調研組申報并完成的《關于我省高鐵、城際鐵路建設與旅游業對接問題的研究》,是2011年度湖北省重大調研課題基金重點項目。這項研究成果顯示,高鐵、城際鐵路建設對湖北旅游業的發展產生了一系列影響:高鐵縮短了湖北與國內主要城市群如珠三角、長三角等的距離,為旅游者來湖北旅游提供了極大便利,促進國內經濟發達地區入鄂旅游客源的大幅增長;城際鐵路又使得到達武漢市的游客能夠快捷方便地轉移到省內各個旅游城市和旅游目的地,這為區域旅游合作創造了良好條件,開創了區域旅游業走向一體化發展的新道路。
現在,湖北正認真謀劃高鐵、城際鐵路與旅游發展的對接規劃,編制高鐵與城際鐵路旅游項目庫,啟動項目招商工作;完善高鐵旅游和城際鐵路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啟動華中大型旅游港建設,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旅游服務;適應自駕游迅猛發展的新形勢,引導省內各游客服務中心、景區建設旅游自駕游營地,不斷完善旅游服務功能。
2011年初,湖北省旅游局與省交通運輸廳簽署旅游公路建設合作協議,全面啟動《湖北省旅游公路建設規劃》,按照“五年規劃、三年完成”的目標和思路,湖北省4A級旅游景區都將有二級以上公路直達,長達460公里的大別山生態旅游公路正式建成通車。
迎接全面高鐵時代,是一個全方位推進湖北旅游業發展的系統工程。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服務質量、改進公共服務、引導旅游消費……一個個擺在湖北旅游面前的現實問題,是挑戰,也是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難得機遇。
大營銷拓展大市場
今年底,京漢鐵路也將全線開通,武漢將成為我國高鐵南北縱貫線上真正意義上的中心城市,湖北省也將進入以武漢為中心的全面高鐵時代。下半年,湖北省旅游局還將揮師北上,在京漢高鐵沿線省會城市開展宣傳促銷。
近年來,在成功推出“靈秀湖北十大主題旅游線路”之后,湖北策劃實施了“靈秀湖北十大旅游名片”、“靈秀湖北十大旅游新秀”評選活動。2011年9月,經過5個多月的評選,結果正式揭曉。這是一次備受各界關注的評選,是湖北旅游資源去粗取精的一次篩選,是對全省優質旅游資源的一次認定,是旅游宣傳促銷的一個經典案例。評選活動讓湖北旅游部門深刻認識到搭建特色文化旅游載體、發揮旅游傳播功能的重要性。
“三個十”活動的成功開展,極大地提升了“靈秀湖北”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靈秀湖北”旅游主題形象已成為旅游景區、旅行社、星級飯店、旅游商品對外宣傳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通信、郵政、金融、廣電、文化、體育、氣象等諸多部門主動與旅游部門合作。“靈秀湖北”旅游主題形象推廣活動成功入選“湖北2011年十件大事”。
2012年,湖北將進一步加大“靈秀湖北”品牌推廣力度,形成以“靈秀湖北”主題為統領,一大批能凸顯湖北特色、展示湖北風情、代表湖北形象、體現湖北精神的特色旅游精品為支撐的“靈秀湖北”旅游品牌體系。
同時,“靈秀湖北”的宣傳推介活動也得到了湖北省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與關注。王國生省長親自率團出訪日韓,分別在首爾、東京和大阪密集開展大型旅游推介活動,赴北美、澳大利亞、俄羅斯、法國、英國及東南亞進行宣傳促銷,提升旅游交流合作水平,不斷推進湖北旅游品牌國際化的戰略布局。
大項目促進大跨越
6月23日,端午節當天,武漢歡樂谷景區內人頭攢動,歡聲笑語,當日接待游客達1.2萬人次。歷時3年建設,于今年4月底在東湖之濱開業的武漢華僑城歡樂谷,成為華中地區的旅游新地標。這是華僑城集團開發的第五座歡樂谷,一期占地35萬平方米,繼歡樂谷之后,華僑城集團還將陸續建設四大公園、四大文化中心、兩個主題酒店和一個文化灣區。
以武漢華僑城、武當山《太極傳奇》實景演出為代表的一批旅游項目成功簽約,以恩施體育休閑主題公園為代表的一批旅游項目開工建設,湖北旅游大項目建設開展得有聲有色。2011年,湖北新簽約旅游項目100個以上,其中億元以上項目占比超過2/3,總投資1000多億元;在建旅游項目300多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90多個,10億元以上項目30多個,總投資1800多億元。
近年來,抓住產業轉移機遇,搶占承接資本轉移制高點,湖北一大批旅游項目和省內外資本成功對接,如廣州嶺南集團投資100億元實施長陽清江旅游綜合開發,廣東長鹿集團投資60億元開發嘉魚滲子湖生態旅游項目等。一是加強與金融機構合作,搭建銀企合作平臺,特別是與中國銀行湖北省分行簽署了旅游金融專項合作協議,獲得150億元授信支持旅游發展。二是推進重大旅游項目建設,加大資本轉移承接力度,旅游項目呈現投資大、項目多、分布廣、效益好的特點。全省在建旅游項目289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86個,10億元以上項目35個,總投資2000多億元。武漢極地海洋世界、楚河漢街、武當山太極湖旅游區、恩施大峽谷等一大批新建或改造提升的旅游景區對外開放;東湖華僑城、孝感湯池溫泉二期、黃石東方山、崇陽雋水河溫泉區等一大批重點旅游項目順利推進。
張達華說,近年來,湖北旅游行政管理部門不斷增強服務理念,營造旅游業發展良好環境,突出簽約項目抓開工,開工項目抓進度,在建項目抓竣工,竣工項目抓營運,力爭打造全國乃至世界有影響、有震撼力的特色旅游項目,不斷提高湖北旅游的核心競爭力。
2009年5月成立的湖北省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投資有限公司肩負著助推區域加快發展、建設美麗富饒鄂西地區的重任,截至2011年底,資產總額已達58億元,累計實施重點項目32個,完成投資42億元,直接帶動投資210億元。鄂西圈7大旅游片區初現雛形,長江三峽旅游片區、恩施土苗風情旅游片區、清江畫廊旅游片區等項目建設已經由點連線成片。目前公司旗下有恩施大峽谷、清江畫廊、柴埠溪、古隆中、洪湖等10個4A級景區,大量極具開發潛力的水庫、林場等,多個景區入選“靈秀湖北十大名片”和“靈秀湖北十大新秀”。
5月,在兵分幾路赴國內外多個旅游先行地區和國家學習考察后,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投資公司專門召開黨委擴大會,專題研究百億工程,謀劃大清江、大三峽、大隆中、大洪湖等重大項目,“我們現在確實已經具備條件,并且到了需要謀劃大項目的關鍵時期了。作為省級投融資平臺,又專司旅游文化產業的投資開發,一定要有大的擔當。” 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投資公司總經理劉俊剛說。
他說,未來,公司要實現三大轉型突破,即由資源掌控向資本運作轉型、由投資控股向經營管理轉型、由培育產品向塑造品牌轉型。
精神高地營造大氣場
6月10日,反映湖北省“三萬”活動的大型情景音樂會《人民至上》,在東湖國際會議中心上演。其中,《他,倒在為了農民的山路上》追述了湖北省旅游局副巡視員操福善在“三萬”活動中不幸遇難的感人故事,讓眾多觀眾潸然淚下。今年1月3日,湖北省旅游局副巡視員操福善在參加“三萬”活動時,在巴東縣清太平的高山上,因山路冰凌導致車禍,犧牲在他最后一個工作崗位上。省委書記李鴻忠在全省“三萬”活動現場會上稱贊操福善的精神“可歌可泣”。
操福善是眾多兢兢業業奮戰在一線的湖北旅游人的代表。推進旅游業跨越式發展,必須打造精神高地,追求卓越,爭創一流。良好的精神狀態,是干事創業的“內動力”,是博弈較量的“軟實力”,是推動發展的“大氣場”。
近年來,湖北省旅游系統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治庸問責和“樹形象從我做起”活動,大力發揚“白+黑”、“5+2”的敬業奉獻精神,通過交任務、提要求、壓擔子,全方位鍛煉人才、培養人才,旅游行業干部的創新、實干、團結等“三個形象”更加鮮明,旅游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影響越來越深、地位越來越高。
2011年,咸寧、恩施州及黃陂區旅游局被評為全國旅游系統先進單位;王建權、王冰麗、夏紹友等一批基層旅游工作者被評為全國旅游系統勞動模范,獲人社部和國家旅游局表彰。在市縣鎮三級換屆中,有2名市州旅游局長提拔為副廳級干部,有5名市州局長被選舉為縣市區長,有一批縣市區旅游局長擔任鄉鎮黨委書記或鎮長。
可以說,從來沒有這么多的旅游行業干部轉到黨政的重要崗位工作,這充分說明了各級黨委政府對旅游業的高度重視,充分印證了旅游業大有作為、有為才有位的發展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