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哇?加收100 80后嗦!再加100
成都商報記者調查市內部分旅行社,在九寨溝(微博)雙飛游項目中,同標準旅游團竟存在“內外有別”“老幼有別”
“硬是專燒‘熟人’,這家旅行社對四川人參團竟要比外省人多收100元!”成都市民趙先生近日遭遇了件郁悶事,他去市中心一家旅行社報名參加雙飛九寨黃龍(微博)的旅行團,竟被告知要比同標準的外地游客多繳100元團費,原因是“成都人一般都不會進店購物消費”。對此,趙先生直呼“Hold不住!”
昨日,成都商報記者以游客身份對此進行了調查,在走訪的5家大型旅行社中,有1家旅行社對此明確表示不加價,1家稱東部省份的游客可享幾十元補貼,剩下的3家分別被要求加收100元~200元不等的“地域價”。此外,部分旅行社還在九寨雙飛線路常規團中存在同團加收“年齡價”現象,80后、85后、90后的年輕游客竟按三個階梯分別逐級遞增100元。
記者調查
內外有別 云貴川渝游客加收100元“地域價”
昨日上午,成都商報記者以游客的身份對趙先生所反映的市內A旅行社進行了暗訪,發現在九寨溝雙飛游項目中,不僅是川人會多交100元,包括云南、貴州、重慶在內的游客也需要繳納這100元。
在這家旅行社,成都商報記者向其市場部吳經理咨詢了9月2日左右雙飛九寨溝常規團的報價。“1750元,但云、貴、川、渝地區的客人每人在這個底價上要再加100元。”
為何要多收這100元呢?吳經理答稱,“云貴川渝的游客都不怎么在九寨溝消費。”據他介紹,九寨溝多出產牦牛肉、水晶、中藥材等特產,“這些東西成都人見得多,沒有吸引力,他們到那里基本不會購買。”他解釋說,雙飛九寨溝常規團會在合同里注明要去3~4家購物店。如果導游帶去的客人都不購物,旅行社就很難盈利。“我們雙飛九寨溝還有純玩團,不進任何一家購物店,但價格一般比常規團貴300元,9月2日的價格為2180元。”據他介紹,純玩團因為一次性收足了價錢,不會出現游客不購物而造成旅行社損失的情況。
“我們還有汽車團,這個不會因為地域原因多加錢。無論是常規還是純玩,都一個價,750~850元。”但吳經理同時表示,他并不推薦參加汽車常規團,“這種團不接收25歲以下游客,住宿是三人間而非星級酒店,吃得也不好,還需要在烤羊篝火晚會或藏羌風情晚會中二選一進行消費。”
隨后,成都商報記者詢問吳經理能否提供合同樣本,地域原因所加的錢是否會寫進合同?吳經理明確回答,這不會寫進最后旅行社與游客簽訂的合同中,“合同中只標明總價,不會說你加多少錢,他加多少錢。”他還表示,在省內游線路中,該旅行社只對“九寨黃龍游”進行地域加價。
下午,成都商報記者又調查了另外3家旅行社,發現對于九寨雙飛常規團加收“地域價”現象,每家旅行社的處理并不一樣。位于望平街的B旅行社,一羅姓工作人員查詢了9月6日雙飛九寨溝的價格為2800元,“但需要進3家購物店,若是云貴川渝的游客還要多交200元。”對于這多出的200元從何而來,該工作人員給出的答案與吳經理基本一致,“四川本地人到九寨溝不太購物消費。”但她同時稱,今年暑假旺季,他們已很少組織這個需要加價的旅行團了,“我們會直接推薦游客參加純玩團,這樣大家都舒心。”毗鄰東風大橋的C旅行社門市部劉姓工作人員則表示,“加價肯定是要的。但一般不接西南周邊省份的游客參加雙飛常規團。”
但也有旅行社并無此“歧視”。位于東大街的四川鐵航工作人員張小姐在幫記者查詢完價格后,明確表示他們不會因地域原因加價,“如果你今天報名,就是2250元,地域和年齡都不加。”
老幼有別 80后、85后、90后加價100元到300元不等
成都商報記者在調查過程中還發現,在個別旅行社中,不僅是家住云貴川渝的游客參加雙飛九寨游需要多交“地域價”,就連年齡也會成為多掏腰包的衡量標準,且還首次出現了階梯價格。
在A旅行社,成都商報記者見到了針對80后這個群體逐級收費的一套“方案”,吳經理明確表示,“80后~85年前(出生)的游客,加100元;85后~90年前的多交200元,90后的則需要多交300元。”據他介紹,針對80后的加價是沒有地域限制的。換句話說,如果你是云貴川渝之外的80后游客,你還是需要多付費;如果你家住西南,又恰好出生于1990年,那么對不起,你需要比別人多出400元的價錢。
“80后現在生活壓力比較大,基本沒有(旅游購物)消費習慣;85后剛參加工作,甚至還有一些人沒有找到工作,他們就更沒有消費能力了;而90后用的全是爸媽的錢,總數都是控制了的,就會更節省些。”針對為何要對80后以5年為劃分逐級收費,吳經理坦承,“他們不購物消費,旅行社同樣難以賺錢甚至回收成本。”
成都商報記者隨后又致電A旅行社的兩家分店,一位李姓工作人員和王姓工作人員都明確表示,為了省去細致區別年齡的麻煩,“參加同一標準的團隊,80后統一多交400元。”
而在B旅行社,針對80后逐級收費的“方案”則是以“1984年”為分界線的,該旅行社一名羅姓工作人員稱,“1980~1984年的加收100元,1984年后的統一加收300元。”
業內人士揭內幕
以前對教師醫生記者加價 年齡階梯收費為新“潛規則”
“這個其實不是一兩天的事情了。”對于“九寨飛機常規團”加收云貴川渝游客“地域價”一事,一名不愿具名的本地導游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外地人(云貴渝地區除外)來九寨溝旅游,一般來說多少都會買一些當地的土特產和紀念品回家,“九寨那邊一般賣些水晶、中藥材和牦牛肉之類的物品。四川的中藥材本來就很有名,所以就是導游不主動勸買,外地游客都會大方購買,導游最喜歡帶這樣的團隊了。畢竟,客人買得越多,導游的提成也就越高嘛。”據她介紹,四川人對這些土特產已司空見慣,大多數人都不怎么買。當然,習慣相似、地域相鄰的貴州、云南和重慶人也不怎么買。因此,就一起加收了這個“地域價”,“由于這個常規團,很多又沒有收足成本,所以有些旅行社就選擇一次性‘收到位’,不然別說是盈利了,就是成本都難收回來。”她接著曬起了九寨游的成本:旺季火爆的航班,雙飛機票按7折計算2000多元+九寨黃龍景區門票500多元(無折扣,年終返點),這還不包括吃和住,都已經2500多元了,“市場對低價團又有需求,但旅行社又賺不到錢,不購物咋回收成本呢?”
對此,另外兩名旅行社工作人員也坦言,旅行社確實存在這樣的操作,不過此舉也很“無奈”。一名工作人員表示,旅行社害怕客人投訴,一般都會勸客人直接選擇純玩團,收足價格獲利。
“問題就出在這里。往往很多客人承擔不了高價位團,反而心甘情愿選擇低價團。”上述導游說,若客人堅持選擇常規團,旅行社一般都會事先告知游客要購物的次數和加價的情況。“當然,針對部分難對付的客人,旅行社就會要求游客先行告知地域和年齡情況,直接就加進團費里。若是這里面既有外地人又有本地人,旅行社‘輸單’的時候直接算總價,然后均分價格就是了,即每張合同上價格一樣。”她同時表示,旅行社加價根本就不寫進合同,直接在總價上呈現,“游客抓不到任何把柄向旅游主管部門投訴。”
此外,該導游還稱,年齡階梯價格是今年行業內新出爐的做法。以前一般是對諸如老人、小孩、教師、醫生、記者等加價,今年細分1980年以后出生的游客群體,是因為每個年齡段的購買力不一樣。
旅行社回應
公司明令禁止此種行為
一經發現必重罰
昨晚,成都商報記者亮明身份致電A旅行社的吳經理,質疑為何要根據年齡與地域加收費時,吳經理斷然否認他曾經向游客解釋過相關加價的問題。當成都商報記者想繼續詢問時,吳經理甩下一句“我沒有發言權”,便匆忙掛斷了電話。
隨后,成都商報記者致電A旅行社的總經理,其表示有些吃驚但高度重視此事,“公司已經明令禁止不允許這樣做,我馬上調查,稍后回電作出說明。”大約10多分鐘后,負責受理顧客投訴的該旅行社質檢部經理姚小姐在電話中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公司的管理層是嚴格禁止此種現象的。”她稱,在趙先生的投訴前,她還未接到相關問題的投訴。“如果真有加價發生,我們歡迎客戶檢舉投訴,公司一定會重罰。”
而B旅行社的總經理在電話中明確表態,其旅行社絕對不允許以地域和年齡來多收費。“這是違規的,公司不會允許這么干。”該老總表示,營業部向游客介紹加價的情況,屬于個別營業點的違規行為。“如果游客的利益受到損害,歡迎到我們質檢部投訴。”C旅行社的副總經理則認為,加價行為違反了“旅游管理條例”中“同團同標準要同價”的規定,“如果出現類似情況,我們會勒令門店整改,還要通報全公司內部批評。”
一家旅行社的總經理揭示其中的原因時說,“顧客選擇旅行路線時,往往只考慮價格而忽略了其他,導致部分旅行社不斷降低成本,寄望從游客的購物消費中把錢賺回來。”因此,他建議參團旅行的游客,不僅要考慮價格,“更要多考慮服務與吃住的質量,有的價格雖然偏貴,但是整體服務質量較好。” http://www.dypwk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