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龍井村當天,天空正下著淅淅瀝瀝的雨,雨后的龍井村,青山環抱,溪水湍湍。閉眼深呼吸,清冽的空氣,幽靜的環境,像出水芙蓉般讓人心曠神怡。
這里有浙西大龍灣、龍井峽漂流,這里是龍崗鎮正在申報創建的旅游特色村。村里有森林面積2萬多畝,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因為高山峽谷地貌,常年雨水充沛,這方原生態的土地,早在多年前,就成為旅游公司競相挖掘的樂土。近幾年,龍井村村兩委以原生態游為特色,積極配合浙西大龍灣旅游公司,成功開發了生態旅游景觀,新開發的旅游項目直接拉動了村里的經濟,帶動了農家樂的蓬勃發展。
村民劉新華就是旅游帶動三產發展的直接受益人。去年7月,龍井峽漂流正式運營,一直以打工為生的劉新華夫婦,發現村子附近少有農家樂,覺得這是一個難得的商機,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整理出幾間房子,辦起了農家樂。龍井峽漂流項目開業當天,游客爆滿,劉新華家的門檻差點被踩平,看著源源不斷的客人,劉新華覺得自己這步棋沒有走錯。
劉新華開辦的農家樂生意異常火爆,遠遠滿足不了景區的需要,于是,村兩委出面做工作,動員村民開農家樂,不少村民擔心投資無回報,一直持觀望態度。為了消除村民顧慮,龍井村的村主任章玉云,率先貸款幾十萬,修建起了新房,帶頭辦起了農家樂;為了鼓勵更多的農戶積極參與,龍井村和景區合作出臺了多設一只房間就補500元的舊房改造優惠政策,用于農家樂經營戶的獎勵和扶持;為了方便村民發展農家樂,村里還在人員培訓、技術指導、證件辦理等方面積極幫助農戶,并不定期組織村民代表,赴白沙等村學習考察。
農家樂的有力發展加快了龍井村新農村建設進程,該村先后投資了600多萬元,修建了村里的景觀大道,補修了沿溪的圍護欄;為了讓農家樂的配套設施達到更高的標準,村里與華數電視取得聯系,接通了數字電視;為了讓農家樂經營戶燒出更多美味可口的飯菜,龍井村黨支部和景區配合,實施“景農合作”,邀請景區餐廳的廚師來農戶家做上門指導服務,操作餐飲規范和建立監督機制;為了配合景區需要,村黨支部還準備營造鄉村特色景觀,種植各類觀光植物,在綠化上做文章等。通過農村旅游基礎設施,以及農家樂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完善,確保游客吃有特色、玩有環境、看有亮點。
村兩委在積極發展經濟的同時,也不忘保護村里的生態資源。為保護生態資源,村兩委專門出臺了養魚的政策,通過分段承包的形式,保護石斑魚的繁殖;小溪邊上形態各異的沙石,是農村旅游的一個亮點,為了保護這種不再生資源,村里還通過村規民約禁止村民濫采濫挖。
眼下,用電是制約龍井村農家樂發展的一個關鍵瓶頸,農戶劉新華告訴記者,旅游旺季,村里電力吃緊,空調無法運行,越是生意好,他越不敢留團隊游客住宿,十幾個房間就這樣空著,希望村里能盡快解決這個問題。一位游客同時反映說,有時候手機信號不怎么好。為了讓游客的手機信號更暢通,也為了讓農家樂經營戶不再為用電發愁,村兩委與移動、聯通公司協商,修建移動信號塔,實現全村手機網絡信號全覆蓋;與電力部門緊密聯系,擴容電壓器,增加變壓器,改善村里供電局面。目前,村里的用電問題已經得以解決。
“村民動動嘴,村干部勤跑腿。”龍井村黨支部書記姚林明說,村干部就是要以方便群眾、服務群眾為出發點,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確保群眾的求助事項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姚林明說,接下去,村黨支部將根據新型的旅游環境,把握機遇,借勢借力,積極申報旅游特色村,帶動農村發展,促進農民增收,使全村百姓都能走上富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