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幾年的探索實踐,廣佛肇經濟圈發展模式已成為全省區域經濟協作的風向標,其模式正開始被復制、創新。昨日下午,廣州從化、韶關新豐、河源連平三地簽署了“‘從新連’共建南粵百里生態旅游產業帶緊密合作框架協議”(見右圖),形成合作互動、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縣域經濟發展新格局。
三縣(市)將充分利用“105國道一路串聯”的地緣關系,將最短的時空距離變為最好的發展優勢,進一步加強區域合作,拓寬合作領域,共同打造105國道生態旅游產業帶,使其成為21世紀廣東生態旅游的“黃金走廊”。
三地“結盟”跟上珠三角
廣東省第十次黨代會首次提出“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把加快粵北山區開發與發展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位置上。
從化、新豐、連平三地是我省50個粵北山區縣(市)的其中三個,三地山水相連、唇齒相依,105國道一路串聯,長期交往密切,一同具有非常獨特、稀缺的生態資源,均地廣人稀、資源豐富、氣候宜人,旅游開發和發展潛力極大,具有得天獨厚的合作基礎。
根據省委的指示精神,經過2天時間的醞釀敲定,昨日從化市牽頭,與新豐縣、連平縣一起,共同簽署了“‘從新連’共建南粵百里生態旅游產業帶緊密合作框架協議”,三地將通過建立機制,摸清家底,找出差距,用好用活用足政策,共同打造105國道生態旅游產業帶,把“從新連”打造成為全國乃至世界知名的生態旅游目的地,盡快跟上珠三角發展步伐。
據介紹,全力打造“從新連”區域旅游聯盟,重點是借助從化與新豐、連平縣域的生態環境,按照廣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從化建設廣州北部城市副中心的定位,打造跨區域生態旅游示范區和碳匯林示范基地,增加綠色GDP,為“從新連”三地乃至粵北山區發展國際高端的休閑健康產業營造良好而統一的發展環境。
三地建書記聯席會議制度
按照規劃,南粵百里生態旅游產業帶統籌范圍將包含三縣(市)共9個鎮(街),總人口達41.4萬,總面積3270平方公里。而貫穿“從新連”三地區域合作范圍的這條105國道“中軸線”共長138公里。
三地明確將在“機制共建、信息互通、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市場共拓、客源互送、效益雙贏”等八方面開展合作。三地還將建立書記聯席會議制度,成立從化新豐連平共建南粵百里生態旅游產業帶工作協調小組,研究決定區域合作重大事宜,協調推進區域合作。
此次合作還采取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模式,強化市場資源配置的主體功能;邀請廣東旅游龍頭企業“廣之旅”加盟,同時與三縣(市)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助推旅游產業化的發展。
打造105國道生態旅游帶
“建立跨行政區域縣域協調機制,是推動區域經濟、板塊經濟生產力能量大釋放的重要前提。”昨日從化市委書記黃河鴻表示,本次合作主要是受廣佛肇經濟圈發展模式啟發,建立這種跨區域協調發展模式,已成為當前較落后地區縣域經濟突破性發展的必由之路。他表示,本次合作主要采取“差異化開發、聯動式享用”的模式,合作框架簽署后,首當其沖將對連接三地的105國道沿線進行整治、提升,把“南粵百里生態旅游產業帶”打造為最具嶺南特色、最有生態魅力、最高端的“養生走廊”,打造成名副其實的廣東“黃金走廊”。
連平縣委書記鐘明表示,由于工作關系,他走105國道已經走了7年,每走一遍都會為周邊良好的生態環境、回味的美食等感到自豪,這些是其他地區所不具備的,三地共同打造105國道生態旅游產業帶,相信能夠成功。
新豐縣縣長黃慶忠也認為,三地結盟,有助于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推動綠色增長、低碳發展,對經濟社會發展拉動會非常明顯。南方日報記者 胡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