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海南代表團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海南廳召開全體會議以及舉行海南團開放團組活動。 本報特派記者 王凱 攝
本報北京3月7日電(特派記者陳成智 黃曉華 彭青林)今天上午和下午,海南代表團分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海南廳及駐地全國人大會議中心,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及計劃報告、財政報告。上午的審議也是海南團開放團組活動,共有65家中外媒體的108位記者涌入海南廳,試圖就他們關切的一系列問題尋求答案。
開放團組活動開始前,羅保銘、蔣定之代表就被媒體記者團團圍住,提前作答。羅保銘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坦承了國際旅游島建設兩年多來自己的滿意與不滿意。羅保銘說,比較滿意的是兩年多來,海南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尤其是東環鐵路的建成通車,全年發送乘客近千萬人次,并且成為國內運營效益最好的高鐵線路之一;海南的民生改善這兩年又有了長足的發展,在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上又邁出了重要步伐;海南雖然發展了,開發強度大了,上的項目多了,生態環境質量沒有降低,還有提高。
說到不滿意,羅保銘直言也有三點:城鄉人均收入盡管去年增幅很大,但絕對數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海南的客流增長很快,去年突破3100萬人次,而交通設施遠遠抵不上滾滾客流、車流;國際旅游島建設在硬件設施加快發展,甚至有些方面達到世界一流的前提下,軟環境包括市場的依法管理、經商者的誠信經營、人民文明素質的提高,都與國際化的要求有很大差距。他表示,海南將下大力氣加強這些方面工作。
審議開始后,蔣定之向與會媒體記者簡要介紹了國際旅游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兩年來海南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重點闡述了海南堅持不懈促投資抓項目以及堅持保護與發展雙贏的發展思路。蔣定之說,國際旅游島建設兩年來,海南綜合經濟實力確實是上了一個大臺階,但是仍處在欠發達階段的省情沒有改變,科學發展、加快發展還是最根本的任務;海南朝著打造世界一流旅游度假目的地邁出了重要的步伐,但是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建成真正意義上的國際旅游島需要付出長期不懈的努力;海南特色優勢產業正在形成,但是構建合理的產業體系的任務是艱巨的,結構調整的步伐必須加快;海南“小財政、大民生”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群眾生活水平仍然不高,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擺上更加重要的位置;海南生態環境繼續保持全國一流,但面臨的壓力仍然不小,環保優先的方針不能有絲毫動搖。
開放團組活動中,姜斯憲、王一新、李建保、吉明江、鄧澤永、陳國誠分別結合審議報告,就加快城市舊區改造、規范發展旅游業、建設海南自由貿易區、農業保險、教育發展、深化改革、保障房建設等話題,發表了各自的意見。
在一個多小時的答記者問環節,羅保銘、蔣定之、姜斯憲、王一新等代表,就媒體關心的項目建設、干部作風建設、生態環境保護、海南GDP增速、海南農墾改革、三亞旅游管理等問題,分別回答了媒體的提問。中國網、南海網對開放團組活動進行網絡直播。
今天下午的審議,李憲生、吳昌元、王積權、李建保等代表分別發言,代表們認為,計劃報告和財政報告始終貫穿了以科學發展觀為主題,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提供的各項數據非常翔實、透明度很高。代表們還就請國家重點支持海南若干領域基礎設施建設等提出了具體建議。列席會議的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符興,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馬勇霞也分別發言。
今天的審議分別由羅保銘和李憲生主持。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局長、黨組書記支樹平,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董治良,以及國家發改委、國家財政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列席今天審議。
(本文來源:南海網-海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