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49元在某團購網買了一張原價168元的套餐,卻遭遇“偷工減料”,中山市消委會昨日發布今年第三號消費警示,稱網絡團購類的消費投訴越來越多,且不少投訴很難解決。據悉,目前中山有團購網站20余家,質量良莠不齊。消委會建議消費者在團購前要仔細瀏覽商家提供的全面信息再做決定。
由于近期網絡團購類的投訴數量增多,中山市消委會發布今年第三號消費警示。據了解,由于團購支付方法不同于淘寶等網站,缺少支付平臺,消費者團購是采用先付款后收貨的方式。一旦收貨后發現貨不對板,想要維權就難度大了。團購退款機制的不完善,讓一些不良商家有機可乘。
市消委會消費指導部主任張泳權表示,團購網站作為商家和消費者之間的橋梁,賺取的是中間的微小利潤,絕大多數網站現在還處于“賠本賺吆喝”的階段,如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連信譽也丟失,將徹底無法生存。
陷阱多多
偷工減料 市民林小姐在一家團購網站以49元團購了一份原價168元的西餐套餐。使用時卻發現套餐中的牛扒分量不足。“就連玉米汁、生菜都比平時縮水,如果不是以前來過,根本發現不了這些貓膩。”
以次充好 網友“crestzs”在中山一家團購網上花10元團購了一支售價近50元的牙膏,收到牙膏發現居然是偽劣產品。
隱性條件多 有消費者反映,在某團購網訂了中山市石岐區某酒店的自助餐票,但預訂座位時卻被告知僅限某一天使用,但團購網上注明的有效使用時間長達一個月。
隱性消費多 消費者曾先生近日在一團購網上團購了赴省內清遠之行的旅游團,下了單后才發現,合約上標價是99元,但小字號標注的說明條款里顯示:導游費用、許多景點門票以及三餐都需自費。
消費提醒
仔細瀏覽商家提供的全面信息;盡量選擇實力強、口碑好的團購網站;看清團購網站的退貨規定,必要的話,與客服詳細溝通后再出手;做好在線團購的電子信息備份作為退貨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