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旅游團購漸成熱詞,吃喝玩樂的旅游團購也已四面開花。每遇上假日,人們最熱衷的旅游團購“產品”就是旅游。美麗的畫面、煽動性的語言以及誘人的數字共同演變成為一團熱火,燒得讓人坐不住,想立刻飛奔過去。可是想想,常嘮叨的“一分錢一分貨”、“便宜沒好貨”等定律,讓人很費解,難道旅游團購真的可以另辟蹊徑讓“花最少的錢,辦最大的事”?看來,這可真需要冷靜下來去判斷。
超低價位打動人心
出游的基本要素是“食住行、游購娛”,住宿、交通還有景點門票,算得上花費比較大的項目了。旅游團購的旅游線路雖然大多數不包含餐食、導游服務和游玩服務,但超低的價格,往往一上單,就能引起旅游者的注意,并下單。
在絕大多數旅游團購網站中,旅游產品多配有精美的圖片,內附搶購倒計時和已購買該產品的人數。“香港三天兩夜超值雙人游,只需199元,全程三星級住宿,包景點門票,豪華旅游巴士,金牌導游全程講解,無任何隱性消費”;“原價需要3000多元的海南游,現今只需100多元,住宿依舊是四星、五星級的標準”;“低至2折”、“節省1550元”等一些醒目的標識,擊中了網友的消費心理。低價搶購,成了旅游團購網站競爭的法寶。也讓游客大呼看到奇跡,這些夸張的折扣,低得驚人,真能百元出游玩得盡興嗎?據一位業內人士反映,這些都是商家打出來的“低價牌”。靠這些去吸引游客眼球,刺激購買欲。同時,看似誘人的超值“餡餅”中也暗含了一些不被注意的消費陷阱。所以消費者在選擇時還要冷靜地去分析。
分期付款破壞心情
來自榆林的王平告訴記者,八月初,他準備來西安陪女友去旅游,經過比較,最終他在網絡上旅游團購了去海南旅游, “當時我倆覺得價格挺便宜的,也就定了單,沒想到那只是‘首付’,后面付費的地方多著呢。”
王平說,此次旅游并沒有按照網上發布的行程路線進行觀光,“雖然報價很便宜,但是在行程中的很多交通費、餐費,甚至有些景點的門票都是我們自理的,本來圖便宜,可最后算下來根本沒報團參加旅行社便宜。”他還告訴記者,在觀光途中,不停地以各種理由加收錢,讓人感覺很不好,結果美景沒游好,心情還讓破壞了。許多游客也有著和王平一樣的遭遇。
西工大在讀研究生小黃,近日向記者大倒苦水,“在出游途中,除了另外加收費用外,導游還時不時會勸說大家進行購物,如果不配合就擺臉色,讓人十分地不爽。”
擦亮慧眼冷靜分析
與王平的遭遇相反西安市民呂哲,就很喜歡旅游團購。“旅游團購旅游的價格很實惠,除了個別無良商家的欺騙以外,基本上玩的很開心。”呂哲已經旅游團購了多次出游,總體來說,他還挺滿意旅游團購的,因為他說每次下單前自己都會打電話到商家那里去詢問。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隨著旅游團購行業的快速發展,假期旅游也帶給旅游團購行業新的機遇,那么,與之相伴而生的各種陷阱也紛至沓來。但是一些旅游旅游團購網站既不提供發票和旅游保險,也不與游客簽訂旅游合同,一旦發生事故或糾紛,游客維權將會很難。所以旅游者在下單時一定要仔細閱讀對商品細節的介紹和消費條款的表述,切忌按照自己的想法下單,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就要及時撥打商家電話詢問相關負責人,得到滿意答復后再做決定,以免購買后出現很大的出入。
陜中旅的雷鵬提醒市民,對于網上的旅游團購旅游產品,消費者在購買時,一定要多留心眼,了解清楚該產品所包含的服務、接待質量如何、是否有在當地的硬性消費等,同時選擇信譽良好、美譽度高的旅游企業,以保障自己的消費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