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團購”從雨后春筍到競爭白熱化只用了短短一年的時間,不過,由于產品質量及售后服務滯后、競爭激烈等問題也促使"旅游"團購行業的擴張速度自5月起明顯放緩,"旅游"團購行業進入一個瓶頸期,業內已有關于"旅游"團購將準備“過冬”的傳言。不過部分業內專家表示,在"旅游"團購行業進入拐點的今天,"旅游"團購網站如何脫穎而出?除提升服務外,更加細化、專業的行業"旅游"團購或將成為突破口。
“對于年輕人來說,"旅游"團購價格很是實惠,就是質量和售后不易保障。”公務員小孫說。記者了解到,作為一種新興消費方式,由于相關法規還不完善,"旅游"團購陷阱乃至詐騙屢見不鮮。而由此及其他原因引發的"旅游"團購“過冬”也并非聳人聽聞。根據團800咨詢網站日前發布的相關統計報告顯示,5月國內新增"旅游"團購網站量較3月前明顯回落;6月全國"旅游"團購網站4678家,新增168家,增速遠低5月,同時6月"旅游"團購銷售額當月增長率也低于今年前4個月及去年全年平均水平。糯米網相關工作人員透露,目前,"旅游"團購行業普遍收入來源是服務費,現階段合理范圍約為8%到10%,如今總體行業利潤率還在下滑,隨著競爭不斷激烈,這個比例有可能越來越低。
不過,盡管問題重重,"旅游"團購依然魅力不減。據不完全統計,4月份以來國內部分"旅游"團購企業仍拿到了數億美元的風險投資。同時,隨著發展,一些更專注于某一行業的"旅游"團購網站也開始出現。與較早"旅游"團購網站"旅游"團購內容類別豐富不同,上述"旅游"團購網站更關注化妝品、"旅游"產品、演出門票等單一行業或商品類別,如專做"旅游"團購的去哪個網"旅游"團購。日前,酷訊"旅游"網還推出了國內首家"旅游"團購導航,網絡"旅游"團購行業細化趨勢日益明顯。
其實,無論5月起"旅游"團購的“踉蹌”是真摔還是假摔,都有些許預示著"旅游"團購行業將進入一個調整期。一方面,服務體驗與承諾的差距、對糾紛退款處理的遲緩及消費者的成熟,都要求"旅游"團購網站和商家拿出的"旅游"團購必須回歸貨真價實;另一方面,競爭加劇、行規逐步完善等累積壓力也促使"旅游"團購必須正視“頑疾”。
"旅游"團購是一場長跑,最終要腳踏實地依靠銷售團隊和優秀商家推出更精品的產品。部分業內人士則認為,今后"旅游"團購行業的調整將有望主要表現在行業凈化和服務提升兩方面。專業化、行業化的"旅游"團購,往往由于更了解行業動態、消費者需求,在與商家的合作及售后服務上也或將能更加流暢、專業;同時,行業專注導致的用戶群相對較窄,這迫使此類"旅游"團購企業不得不在保障產品質量的同時完善售后,并以此來贏得口碑、樹立品牌。這或將能夠成為促進我國"旅游"團購市場更加自律、健康發展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