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的鵬城涼意頗重,最高溫僅為26.6℃,但今日市民們或許會發現,天氣又突然熱了起來。今天是24節氣中的“立夏”,而深圳已于4月8日入夏,比歷史平均入夏日提前了近半個月。據市氣象臺預計,今起我市氣溫開始回升,以濕熱為主,9日起重轉陣雨天氣。
入夏比往年早
根據新近出版的《中國天文年歷》,今年立夏的準確時間為5月6日4時23分。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實際上,根據氣候學的標準,連續5天的平均滑動氣溫超過22℃,就意味著真正“入夏”。市氣象臺數據顯示,歷史上深圳平均入夏時間為4月20日。
從4月初開始,我市氣溫開始出現持續攀升,出現了累計5天平均滑動氣溫超過22℃的天氣狀況,4月8日成為今年我市的入夏日,比歷史平均入夏日提前了近半個月。
氣象專家表示,我市入夏最早的是1998年的3月27日,最遲的是1960年的5月23日。雖然今年入夏時間比以往平均提前了近半個月,但仍在正常氣候波動范圍內。
強對流天氣逐漸增多
據市氣象臺預報處技術人員分析,今年我市入夏時間提前,與今年以來降水持續偏少有關。他指出,近期南風比較弱,不能為我市帶來充足水汽,而北方的冷空氣對我市的影響又比較小。據竹子林國家基本氣象站的統計,截至昨日下午5時,我市今年累計降雨量為105毫米,較歷史同期偏少近70%。
據市氣象臺預計,入夏之后,我市天氣將逐步走入高溫、晴朗,局部性的強對流天氣將增多,未來降水量將明顯增大,雷暴頻發,臺風天氣也將漸漸來襲。
“今年是拉尼娜年,預計今年汛期我市降水量比往年偏少,但降水比較集中,帶來的氣象災害也可能略微偏重。”預報處技術人員表示。
未來幾日或天氣悶熱
昨日我市下起小雨,并有輕霧,截至16時45分,深圳國家基本氣象站錄得0.5mm雨量。與前幾日的“奔三”高溫天氣相比,昨日我市整天較為涼爽,最高溫度僅為26.6℃。
隨著“立夏”的到來,我市氣溫今起回升。市氣象臺預計,今日我市依然多云間陰,偏東南風2-3級,最低氣溫23℃,最高氣溫29℃,空氣相對濕度65%~90%,中午前后較熱。早晚有輕霧,能見度仍然較差,但較之前兩日將有所好轉。
據預計,明后兩天在偏南氣流影響下,我市以多云為主,天氣悶熱,偶有短時陣雨,最高氣溫或創今年新高,有望達到31℃,最低氣溫也不低于24℃。9~13日我市重轉多陣雨天氣,14日起降雨趨于結束,天氣好轉。
相關新聞
近日能見度低是因為雨霧
與北方沙塵暴無關
晶報訊(記者 謝銀波/文 溫文鋒/圖)連日來,北方沙塵暴已波及到上海、蘇州等長三角地區。近兩日我市天色灰暗能見度持續走低,是不是沙塵“惹的禍”?對此,市氣象臺預報處技術人員表示,籠罩鵬城的是雨霧,而并非沙塵。
“好大的霧,開車只能打燈。”昨日,與平常一樣七點驅車上班的市民王小姐發現,道路被濃霧籠罩,不打開車燈難以通行,平時熟悉的建筑都在霧氣中悄然“隱退”,難辨輪廓。據市氣象臺監測,近兩日我市能見度持續走低,特別是早晚時間,能見度在3公里以下,沿海地區還要低,一般在1-3公里之間。
能見度的下降,是不是受北方沙塵天氣影響?市氣象臺有關專家表示,近兩日我市能見度低與北方沙塵暴無關,其形成原因是因為我市空氣相對濕度大,昨日和前日的最高濕度都達到了95%,加上風力微弱,小水滴懸浮在空氣中無法驅散而織成了“霧簾”。
據市環境監測中心監測,昨日我市各區空氣質量等級為良,平均API為58,空氣狀況良。市環境監測中心預計,今天全市API在51至71之間,空氣質量仍為良。而在去年3月份的沙塵天氣中,我市平均空氣污染指數一度飆升至289,是有紀錄以來的最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