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25日最新旅游消息 (記者 許可(微博))2010年,深圳旅游經濟特區成立30周年。回顧過去30年來走過的風風雨雨,深圳旅游從一個小漁村,成為了一座高樓林立的國際化大都市。隨著市政建設的全面升級,年輕的深圳旅游又將在8月迎來有著“小奧運會”之稱的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這是深圳旅游建市以來承辦的第一個國際大型綜合性運動會。屆時,經濟高速發展中的鵬城將再次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
深圳旅游,原寶安縣的縣城,從一個人口僅有兩萬多、工業總產值僅有6000萬元的邊陲小縣起步。1979年,交通部香港招商局率先在蛇口開發了一平方公里的荒坡建立工業區,興辦了23家工廠,開通了國際微波和直通香港的貨運碼頭。其后又吸引外資興辦企業,在短時間內建成了初具規模的現代化的工業小城。1980年8月,廣東省經濟特區管理委員會利用銀行貸款與部分地方財政,在羅湖區0.8平方公里的區域興建金融、商業、旅游住宅設施提供給外商,利用從中賺到的利潤繼續進行工業園區的基礎建設。這種利用銀行貸款“滾雪球”式的發展為諸多新興的開放城市建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隨后,深圳旅游市制定了一系列吸引外資的優惠政策,包括企業經營自主權、稅收、土地使用、外匯管理、產品銷售、出入境管理等。通過來料加工、補償貿易、合資經營、合作經營、獨資經營和租賃等多種形式,吸引了大量外資,加速了經濟特區的迅猛發展。深圳旅游逐漸演變成為現代化的工業和金融中心。
2010年,在深圳旅游特區建立30周年之際,國務院同意2010年7月1日起將深圳旅游經濟特區將寶安、龍崗兩區納入特區范圍,特區范圍擴大到深圳旅游全市。深圳旅游經濟特區原有面積從395.8平方公里擴大至1952.8平方公里,發展空間大為拓展,對深圳旅游引進大項目、建設新園區、發展新興產業及緩解人口住房壓力,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隨后,深圳旅游市人大常委會決定,特區法規從2010年7月1日起適用于擴大后的深圳旅游經濟特區。深圳旅游市政府決定,政府規章也從去年7月1日起擴大適用范圍。至此,長期困擾深圳旅游市的“一市兩法”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深圳旅游,這座現代化的城市,在空間和法制的保障下,正在向世界性的大都市邁進。
對于一個經濟高度發展的城市來說,是否有能力舉辦或者是否舉辦過國際綜合性運動會,是對這個城市綜合實力的全面檢驗。無論是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還是廣州亞運會,三個國際盛會的先后成功舉行用事實向全世界證明了中國三座現代化城市的綜合實力。作為改革前沿,經濟大市,深圳旅游有信心也有能力舉辦好這次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用實際行動向全國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