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是茫茫的魯朗林海,遠眺是壯美的南迦巴瓦峰,林芝縣魯朗鎮扎西崗村村民平措的家庭旅館,就坐落在這片水草肥美的山谷之中。
自2004年平措家庭旅館開業以來,旅客接待量逐年上升,剛開始時只有五六百人,到去年已達2000多人。
“來西藏的旅游游客越來越多,我們的日子也越來越好。”坐在飄溢著酥油茶香的客廳里,平措將旅游業發展給他生活帶來的變化娓娓道來……
林海景區建起旅館
床位旺季供不應求
魯朗,在藏語中意為“讓人來了就不想走的地方”。平措所在的扎西崗村就在魯朗林海景區內。村里星羅棋布的民居與美麗的景色相映成一幅恬靜優美的山居圖,深深吸引著游客。川藏公路傍村而過,更為這里發展旅游提供了便利。“2000年以后,游客越來越多,很多都是自駕游的"驢友",還有香港、臺灣、新加坡等地過來的。”
一位廣東旅游游客的光臨讓平措萌生了開辦家庭旅館的念頭。那次,他租了平措家的馬在魯朗游玩,晚上玩累了找不到住處。平措便把他安排到家里。沒想到第二天,游客不僅支付了馬匹租用費,還給了住宿費,這讓平措看到了商機。
做了半輩子伐木工的平措決定把自家幾間臥室裝修一下,騰出來做客房辦家庭旅館,當年就賺了2萬多元。不過旅館開始規模很小,只有7個床位,也沒條件洗澡,讓遠方來的客人們有些不適應。2008年,在國家4.3萬元扶貧資金的幫助下,平措又添置了太陽能熱水器、浴霸、整體浴室、沖水馬桶等設備,“現在外邊來的客人們說,住我這里和住在家里一個樣。”
如今,旅館已經有24個床位了,但一到旺季仍然供不應求,甚至需要提前10多天電話預訂。平措正打算,在新客房上面再建一層,繼續擴大規模。
憑良心賺錢贏聲譽
旅游服務日趨豐富
2009年,平措旅館被評為林芝地區“先進家庭旅館”、“銀星家庭旅館”。這讓平措很是得意。不過他更為看重的,是在游客中的聲譽。
在平措旅館充滿藏家風情的客廳里,游客們能享用到地道的藏餐,青稞酒、酥油茶、藏香豬、藏香雞、奶渣等等。最受大家歡迎的是青稞面做的烙餅子,“有很多游客還會帶上一些在路上吃。”餐飯的價格是由游客來定的,在平措看來,“什么東西都明碼標價,反而會拉遠大家的距離”。
幾年下來,平措的生意越做越大,經營范圍不再僅限于住宿。這從他名片上寫的“旅游服務”便可看出。有客人想去爬山,熟悉地形的平措就主動當向導,還教大家采摘松茸等藥材;有客人想拍照,熟能生巧的平措就接過相機幫忙,“好多人都夸我是專業水準。”
平措還計劃著將自家采摘來的藥材以實惠的價格賣給游客,繼續豐富經營種類。“現在旅游市場上有一些人拿假藥材來欺騙顧客,我要保證我賣的都是真的。”平措認為,賺錢得憑良心,國家有了好政策,不能自己砸招牌。
帶動發展旅游村莊
38戶辦起家庭旅館
去年全家11萬元的總收入中,10萬元來自旅館生意。旅游,成了這個高原藏家的支柱產業。
看見平措家生意越做越大,扎西崗村的村民們也紛紛搭上了旅游產業的順風車。截至目前,全村已有38戶人家借助貸款辦起了家庭旅館。扎西崗村成了名副其實的旅游村莊。
平措還告訴記者,村里旅游產業的發展,要特別感謝廣東援藏隊的大力支持。先是林芝縣第三批廣東援藏隊投資226萬元,建設了包括路口標識、指示牌、村水泥路、步行道、停車場、公廁、表演廳等在內的基礎設施,讓村民們告別了貧窮落后的生產生活環境。前幾年,第五批廣東援藏隊又在村里修建了民俗文化宮,進一步完善了旅游設施。
樸素的藏青色外套上,胸前一枚鮮艷的黨旗徽章格外醒目。已經63歲的平措大叔開心地告訴記者,他正準備著加入中國共產黨,“是黨和政府讓我們過上這樣紅火的日子。在共產黨領導下,西藏的老百姓一定會越來越富裕、越來越幸福!”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