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記者 熊佳焰)昨日,海珠區小洲村美麗鄉村鋪設排污管道工程開始進行環評公示,項目將沿著擬開發的水路旅游線路鋪設排污管道,并對一些破損、淤塞的管道進行替換,使生活污水不再直排河涌。據悉,小洲村是廣州市民非常熟悉的嶺南水鄉,但由于居住人口不斷增加、游客日益增多,小洲村內的河涌污染也不斷加劇。
環評顯示,根據小洲村美麗鄉村試點計劃,當地政府擬開發水路旅游路線,自南入口廣場新建一游客碼頭,沿細涌婉然而上,至西江涌古碼頭終點,沿途可盡情領略嶺南民居特色,觀賞參天古樹及古色古香的小橋亭樓等。
但記者去現場時看到,現狀河涌由于污水污染嚴重,成為名副其實的“臭水溝”,與規劃中的水路旅游風光帶大相徑庭。不少到過小洲村的市民都發現,這一以嶺南水鄉特色聞名的古村,現在村內河涌水量不大,而且很多時候是黑黃色的,還發出陣陣刺鼻的臭味。水務部門表示,這主要是村內生活污水直排河涌所致。
記者了解到,實施排污管截污,是建設水路旅游路線的必要條件。鋪設排污管道工程位于廣州市海珠區東南端,處于廣州萬畝果園中心地帶,南臨珠江后航道,西與瀝滘村為鄰,東是官洲島,北與土華村以河為界。工程主要為沿水陸旅游 線路進行排污管道鋪設,將現狀小洲村的各污水出水口與現狀涌底污水干管銜接,東側沿細涌南北走向的水路,西側環小洲村歷史文化保護區陸路旅游路線,使污水無法直接排入河涌水體內。
環評同時顯示,該工程工期預計7個月,將盡快落實建設資金,盡早開工建設。工程完工后,將使小洲村現在直接排入河涌的污水接駁進涌底現狀污水主干管內,達到凈化河涌水質,改善環境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