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搜索: |
本期主持
記者陳薇薇
記者:不久前,一個來自中國的7000人商務旅游團抵達美國洛杉磯,據統計為當地帶去了8500萬美元的消費。這個創下中國公民赴美國旅游單一團組的最大規模紀錄的商務會獎旅游團屬于同一個公司,單是航班就用了70多個,規模空前,在洛杉磯當地甚至引起了轟動。據了解,雖然公務旅游份額下降,但目前在中國的外企、民營、私人企業等依然有著赴境外進行會獎旅游的強烈需求,請問業內人士是如何看待中國的會獎旅游這一市場,潛力有多大?
莊偉光:會獎旅游被譽為高端旅游市場中含金量最高的部分,它也有任何一種旅游方式都無可企及的市場空間。目前,在中國的外企、民營、私人企業等依然有著赴境外進行會獎旅游的強烈需求,加上每年的國際商務旅行支出將近42億美元,約占亞洲商旅市場的17%,中國國內商務旅行支出約為200億美元,兩者相加近250億美元,再考慮到當前中國GDP的強勁增勢,在今后的幾年內,中國的商旅市場仍將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預計到2020年,中國的商旅客人數量將比現在增加5倍。
蔡亮:未來,隨著更多的民營及私人企業開始接受商務會獎旅游的理念,中國商務會獎旅游市場的潛力勢必會是一個爆發點。
記者:目前,中國赴境外商務會獎的發展狀況如何?中國商務會獎團有哪些與眾不同的特色?
莊偉光:歐美國家因會獎旅游市場起步較早,并已經形成了專業化的分工體系,在實踐中形成了很多會展方面的國際組織,規范服務中牢牢地控制絕大部分市場份額,我國起步較晚,又缺乏規范,在國內,會獎旅游屬于新的會議和旅游產業業態。目前,我國選擇會獎旅游的旅游者通常為各行業的精英人士,收入高,有很強的消費能力,旅游費用往往是由公司或其他機構支付,旅游者對旅游產品價格不敏感,更重視旅游服務的品質。
蔡亮: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商務會獎團的“單團規模”一般相對較大,上千人的商務會獎團在中國并不罕見。行程方面,中國商務會獎團追求的出游品質也相對較高,如五星級酒店往往是住宿的首選。針對購物,中國赴境外會獎旅游團在行程的“自由購物時間”上,一般則有著增加和延長的需求。
記者:要更好地挖掘這座“金礦”,還有哪些建議和想法?
莊偉光:要發展會獎旅游,建議轉換理念,充分認識到特色與創意是根本與關鍵,在制度架構、產業主體、市場培育、人才隊伍、理論支撐、服務素質等方面不斷加強與提升,創新商業與盈利模式,在專業接待服務、統計指標體系的建立、服務規范化等方面要更上一層樓。
蔡亮:要更好地挖掘這座“金礦”,還需要更多的境外國家進一步為中國商務會獎團提供更價良好的“出游環境”,如簡化會獎團的簽證手續,放松簽證要求及提供給更貼心的“中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