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計劃攻略篇
文/記者曾艷珠、高敏華
圖/由驢友李東、純真提供
上周,本報追星計劃系列報道引起了眾多讀者關注。我們或許沒有頌伊那么幸運,可以與外星俊男談一場戀愛,但至少可以像允才一樣,觀測并拍攝喜歡的星星。想象一下,當繁星滿天、當流星雨駕臨、當罕見的日全食現身……你都可以看到它,拍下它,將它永遠保存下來,該是多么美妙的一種體驗。
今日,我們請來了兩位本地“追星”驢友,介紹那些年他們追過的星星。原來,天文拍攝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難,一個基礎天文望遠鏡、一個長焦相機、一個赤道儀,再加上一點幸運和一顆“追星”的心,總共花費一萬元以內,基本可以捕捉到各種星星的“倩影”了。
望遠鏡架樓頂 隨時看星星
攝影愛好者李東從小就是個天文迷,中學時就自學掌握了望遠鏡的制作和組裝。1985年末1986年初,李東憑借出色觀測技術,觀測到了哈雷彗星的蹤跡,并做了記錄。他也成為當時佛山準確觀測到哈雷彗星的第一人。當時,佛山組織了一個觀測隊,專門趕赴海南觀測,正讀高一的李東有幸成為觀測隊兩名隊員之一。這次觀測讓李東大開眼界,他不僅使用了天文臺提供的專業望遠鏡,還接觸到了天文拍攝,并給哈雷彗星拍了照。自此之后,李東愛上了天文攝影。
“追星”三十多年,李東絲毫沒有厭倦,反而越來越著迷。用他的話說,觀測、拍攝星星,就像小伙子等待喜愛的姑娘一樣,如能見到它的“倩影”,那種欣喜是無以言表的。
李東住在頂樓,他的望遠鏡、簡易赤道儀就架在樓頂,隨時準備觀測夜空。在沒有特殊天文現象時,他就拍攝大星座的星云,比如春季獵戶座會“現身”,他一般會連續觀測好幾個小時,忍受料峭的春寒,把它拍下來。
有特殊的天文現象時,李東一般會和伙伴驅車幾十公里,尋找沒有光污染的鄉間或山上,架上相機,捕捉一個全新的星世界。
炸雞+啤酒是拍星軌“標配”
攝友“純真”小時候,父親就訂了《少年科學》,每月一期,她看得津津有味,非常向往神秘的太空。
2001年,33年一遇的獅子座流星雨爆發時,她跟幾個朋友晚上開著摩托車,一起到三水樂平的一處鄉間拍攝。那里沒有光污染,視野開闊。子夜時分,流星雨駕臨時,男性們都忙著拍攝,純真一邊拍,一邊激動得大叫。同行笑她,“嘴巴不要張得太大,小心星星掉進嘴里。”講起這次奇妙的拍星經歷,純真大笑不已:“晚上冷得在稻田里蹦蹦跳跳,引起附近村屋的狗猛叫,村民以為有賊,還亮燈來盤問我們。”
最近幾年,她常和朋友去保護得非常好的三水大南山拍攝星軌,幾個人支起帳篷、打上地鋪,架好相機,設置好30秒一張連拍。然后,他們開始像《來自星星的你》一樣,就著冰涼的啤酒,大快朵頤香噴噴的炸雞腿,非常愜意。“當然,我們是早就知道‘炸雞+啤酒’是對絕妙的組合。”她哈哈笑著,“韓劇中,下初雪時,要吃炸雞喝啤酒,我們是拍星星時會享用。”
攻略
1.怎樣選擇拍攝點?
“拍攝的地點,根據天象出現的位置,選擇你能夠到達的最佳地點。例如哈雷彗星是出現在南方,所以越往南越好,在可選范圍內就選擇了海南。”李東說,在選擇拍攝星星的最佳地點,需要考慮到旅游成本,以可到達性、舒適程度、飲食起居方便為原則。例如到外地追星,最好選擇大城市,大城市的交通、食宿都比較容易解決,在選好的地點附近找旅館,節省時間,方便拍攝。
2.拍攝需準備哪些器材?
拍攝不同的天文現象,需要的裝備和器材不同。一臺高感不太差的相機、一臺可以倒計時拍攝的相機,三腳架,快門線、廣角鏡頭是必須的。當然,要拍到好的天文照片,還要有一點運氣。
例如彗星一般出現時比較暗弱,一定要用赤道儀跟蹤,長時間曝光,才能拍下來。選擇小型可加裝單反相機的天文望遠鏡,捕捉到彗星的幾率更高。極個別亮一點的彗星,可以用廣角拍。不過,這種大彗星幾十年才出一個,很少見。
又如拍流星雨和星軌,都要連拍多張,后期合成漂亮的照片。前者要準備表現好的長焦相機,后者要準備帶B門、快門線、有廣角鏡頭的單反。拍月全食,則要架好望遠鏡、赤道儀和長焦單反相機,等待月全食出現按下快門。
拍日全食,則要準備墨鏡、濾鏡、赤道儀、可裝單反相機的望遠鏡,最好還有一臺攝像機。最好兩人一組配合,有一個人負責拍攝,一個助手幫忙換鏡頭。日全食出現的時間很短,想要最好的拍攝效果,兩個人可以掌控三臺機。
3.拍攝時間如何把握?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去外地拍攝,最好提前一天到,了解拍攝條件。若在本地拍攝,也要提前兩三個鐘頭架好相機,很多天文現象的預告并不太準,一般要提前兩三個鐘頭準備好。有時候拍攝需要一整晚,帶好御寒的衣物、食品、水。在高山上拍攝最好結伴,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