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旅游最新資訊 近年“團購”成為新的購物方式,從幾元錢的小商品,到幾十萬的車輛都有團購。近日,市民劉女士為自己和孩子團購了北京三日游的旅游項目,結果到了旅游地,不僅沒有導游引導,連景點都要自己買票,這讓劉女士與同行旅客都很“窩心”。
現在正常需要1221元的北京游,團購旅游網給出了388元,正規旅行社表示成本價都不夠。
團購旅游成了“自費游”
劉女士低價團購“北京三日游” 到景點后發現各項門票都需自費掏錢
網上便宜“團”旅游
近日,家住漢口路的劉女士準備帶放假在家的孩子外出旅游,咨詢多家旅行社發現,暑假正值旺季,各項費用都比較高。
正在此時,孩子從一家團購網站找到了一項旅游產品團購活動,原價每人980元的北京三日游,前往的景點有11個,而團購旅游僅需398元。劉女士盤算了一下,她與孩子只需800元就可以游玩三天,而如果不跟團,自己和孩子僅路費就要800多。當即劉女士在網上“團”了兩個名額,并支付了費用。
“自費”跟團旅游很“窩火”
次日,劉女士與網站溝通后,如約來到遼陽西路某停車場,結果等來的“旅游大巴”根本沒有旅游標示,只是一輛普通客車。經過一夜的行駛,第二天到達景點時,隨團的導游竟過來收“門票錢”。劉女士很奇怪,自己不是已經交費了嗎?對方解釋,旅客交納的只是“跟團的費用”,景點門票要單獨交。
劉女士這才認識到上當了,對方在網上所謂的“11個景點”,都需要自費游玩。這讓劉女士與同行旅客都很氣憤。
未簽合同吃“啞巴虧”
回到青島后,劉女士與其他幾位旅客一起找到團購旅游網站討要說法。而商家表示,這次團購是那名導游組織的項目,網站只是發布信息,導游是組織者。而該導游表示,團購交納的費用只是交通及住宿費,旅游景點是要個人買單的,這個價錢全包根本做不下來。
看到自己一時沖動導致索賠無門,劉女士只得自認倒霉。在此,工商部門提醒廣大消費者,團購旅游網站產品,首先要看清團購網站資質,另外選擇旅游項目時,要仔細咨詢細節,并且把雙方的約定寫入正規合同中,遇到糾紛后,可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劉女士認為,該旅游團購網站存在虛假宣傳,應該標注哪些是免費,哪些是自費。隨后劉女士咨詢了消保委了解到,要討說法,需要提供相應的憑證,例如合同或發票,這時劉女士才想到,自己當時只顧著高興,根本沒有與對方簽訂合同,更不用說索要發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