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當局對華旅游宣傳推介活動的加強以及媒體的炒作,馬爾代夫游已成中國游客“新寵”,蜂擁而至的中國游客使這個以旅游業為支柱的“千島之國”旅游市場呈“爆炸式”增長,推動當地經濟持續穩定發展,今年人均國民收入預計可達5700美元,馬爾代夫繼續保持“南亞首富”地位。
為了報道堪稱“馬拉松式”的馬爾代夫本次大選,過去一個多月,記者四赴馬爾代夫,親歷當地旅游市場火爆場景。在首都馬累國際機場,記者看到,等待辦理進出境手續的中國游客排起了長龍,移民官員應接不暇;機場外的接待大廳,一群群中國游客在焦急地等待著地面接待人員;離境大廳內,坐著的﹑站著的,十之八九是中國客人,馬累國際機場十足就是一個“中國國內機場”。在散落廣袤海域的100多個旅游島度假村酒店,尤其是靠近首都馬累島的一些旅游島,沙灘上﹑海濱浴場﹑泳池邊,戲水的﹑拍照的﹑綠蔭下散步的,大都是中國人,國語簡直就是島上的通行語言。
來馬爾代夫旅游就是來“燒錢”,馬累一名廣東籍旅游代理彩珍日前對記者說,馬爾代夫旅游市場最初定位就是高端市場,旅游島絕大部分為私人所有,一島一酒店或度假村,酒店價格根據建設標準有巨大差異,從每晚400美元到數千美元不等。她稱,近年來,隨著大量中國觀光客的到來,當地酒店價格直線上升,而且基本上全年堪稱旺季。一對剛從旅游島來到馬累的年輕男女說,他們來自重慶,跟的團是5天4晚游,每人兩萬。他們說,價格是有點貴,但挺值的,島上風景別致,設施堪稱完美,無愧“天堂之旅”。
中國游客仿佛一夜之間蜂擁而至就連馬爾代夫旅游當局都始料不及。馬爾代夫前旅游部長助理塞文先生曾不止一次地就其中原因向記者發問。對此,中國駐馬爾代夫大使余洪耀不久前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這些年來,日益走向富裕的中國老百姓紛紛走出國門去領略異域風光,中國龐大的旅游客源市場因此形成,并像一塊巨大的磁鐵強烈地吸引著世界眾多以旅游業為支柱的國家的目光,被稱為“度假天堂”的馬爾代夫也不例外。
馬爾代夫全國有1190個島嶼,旅游業是其主要經濟支柱,旅游收入占年國內生產總值的30%以上。目前馬爾代夫已有105個島嶼被開發成旅游度假村,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游客被馬爾代夫的碧海藍天所吸引,馬爾代夫已成為最受中國游客歡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余洪耀大使說,為了吸引更多中國游客,馬爾代夫旅游當局近年可謂做足了“功課”,在大力開展對華旅游推介的同時,引導各旅游島調整飲食結構,迎合中國游客消費習慣,聘請中文導游,改善旅游服務,與中國駐馬使館配合,重視解決旅游安全問題等。據馬官方提供的數字,去年以來,赴馬旅游的中國游客增勢強勁,2012年人數接近23萬人次,連續第三年成為馬爾代夫最大旅游客源地,今年1至7月份,中國游客已達17.9萬人次,同比增加50.7%。
余洪耀表示,中國游客的大幅增加為馬爾代夫旅游業持續繁榮發揮了重大作用,同時一些旅游問題也逐步凸顯出來。他告誡中國游客在馬爾代夫盡興游玩之余,一定要注意安全,尤其是在進行水上活動時,一定要結伴出行,不要單獨活動,做到“愉快出游,平安回家”。據統計,去年,有16名中國游客溺水身亡,今年以來已有10人因此遇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