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西藏,地處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獨特的高原雪域風光和特有的民俗風情,使西藏在旅行者眼中具有獨特的魅力。至今,還有許多藏族人的生活習俗與高原之外的現代人有著很大的距離,也正由于距離的產生,才使西藏的一切具有了觀賞價值。西藏是圣地、是凈土、是天地距離最近的地方。自駕游去西藏是最辛苦卻也是最值得的選擇,即可欣賞沿途的美景和當地的民俗風情。一路上未知的天氣、路況和高原反應更是一次對自我的挑戰。
2011年鄭州日產車主大會(西藏站),一圓我駕車去西藏的心愿。我們此行全程歷經15天,由成都自駕開往拉薩(川藏南線),途徑新都橋、巴塘、芒康、左貢、然烏、八一、拉薩、定日、珠峰大本營、日喀則,全程2852公里。
此行川藏線參與人員達94人、27臺車,如此龐大的隊伍,對集體合作能力和個人犧牲精神都是考驗。借用領隊劉先鋒隊長的一句話“這將是你一生2萬多天中最難忘的經歷。”
首日到達酒店,晚8點召開動員大會,劉先鋒隊長為我們介紹此行的注意事項。將94人27臺車分為ABCD四組,先導車會在大部隊出發前2個小時探路,然后是頭車為大家領路、控制車速和行進節奏。工具車裝載一些輪胎及配件,確保損壞后可及時供給。此外,廠家另準備一臺洗衣車為大家提供洗衣服務,防止過量運動加重高原反應,十分貼心。
此行,大家統一著裝,沖鋒衣、抓絨衣、褲子及T恤都印有鄭州日產車主大會的LOGO,本來認為用不上,準備直接裝箱,結果第二天明白了發這衣服不光為了統一,真是實用。
明天我們將路經雅安、二郎山、康定、折多山到達新都橋,共計388公里,首日到達海拔3400米。
第一天, 成都——新都橋388公里
雅安市位于川藏、川滇公路交會處,距成都120公里,是四川盆地與青藏高原的結合過渡地帶、漢文化與民族文化結合過渡地帶、現代中心城市與原始自然生態區的結合過渡地帶,是古南方絲綢之路的門戶和必經之路,曾為西康省省會。它是四川省歷史文化名城和新興的旅游城,有“雨城”之稱。北為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西與南為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涼山彝族自治州,東面有成都、眉山、樂山3市,市域呈南北較長,東西較狹的不規則圖形。概括起來講,雅安東鄰成都、西連甘孜、南界涼山、北接阿壩,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門戶”、“民族走廊”之稱。
一路上遇到不少騎車前往拉薩的極限愛好者,冒著大雨前行,大部分人員參加組織,由全國各地到成都集結,一同出發。其中不乏女性愛好者,心生佩服。車隊從他們身邊駛過,都會互相伸出大拇指,互相鼓勵,一聲聲“加油”讓彼此的距離拉近,雖然素不相識,但我們有共同的目標——拉薩。
雅安兩漢文化歷史底蘊豐厚,近現代更留下了“翼王頭落地、紅軍會師處”的壯麗詩篇。雅安山川秀美,生態良好,是天然氧吧,年均降雨量1800毫米左右,有雨城之稱,是四川降雨量最多的區域。素有雅雨、雅魚、雅女“雅安三絕”美譽。
簡陋的小竹車承載著這對雙胞胎的童年,腦海突然閃出“紅十字”“瑪莎拉蒂”......
每過一段路就會看到大批騎行愛好者聚集,這個小伙子從開封搭車來到成都,一路騎來。
由雅安出發逐漸進入山路,路旁的江水非常湍急。途中遇到不少小型水電站。山體滑坡的提示也漸漸增多。
到達二郎山隧道,他的修成為我們前往拉薩的路程節省了2個多小時,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全長4176米。
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和甘孜州交界的二郎山,它起于天全縣龍膽溪川藏線,止于瀘定縣別托山川藏公路,全長8596米。其中,二郎山隧道4176米,別托山隧道101米,和平溝大橋118米,道路等級為山嶺重丘三級公路,洞口海拔2200米,總投資4.7億元。是川藏線改造咽喉工程。
雅安土特產,紅色的攤主說是蜂蜜,上面還有活的蜜蜂。
離開二郎山隧道,路況變得有些糟糕,砂石路代替了洋灰、柏油路,加上下雨,泥濘不堪。山體滑坡情況越來越多。大量碎石堆積在路上,部分路段只能單向通行。堵車開始了。
更有徒步前往拉薩的旅者,一路上將經歷怎樣的困難、克服孤獨寂寞和身體上的疲憊,祝福你。
經過康定縣城,康定藏語叫達者都,意為三山相峙,兩水交匯的地方,康定情歌就來自這里吧。
離開康定縣城前往折多山,折多山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境內,海拔4298米,是康巴第一關。折多山又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線,西面為高原隆起地帶,有雅礱江,右為高山峽谷地帶,有大渡河。大渡河流域在民族、文化形態等方面處于過渡地帶,主要分布著有“嘉絨”之稱的藏族支系。其地域往北可至四川省阿壩州的大小金川一帶,折多山以東是山區,而折多山以西則是青藏高原的東部,真正的藏區。“折多”在藏語中是彎曲的意思,路上彎道多,崎嶇不平。
加之雨越下越大,天色逐漸暗下來了,霧也越來越濃,路況十分不利車輛前行。
隨著車輛爬升,海拔逐漸升到3500米左右,逐漸有了胸悶的感覺。
夜幕降臨,9點半左右我們到達了新都橋,入住客棧,由于當地接待能力有限車隊分住兩個客棧。一下車感覺腳下了棉花一樣,心跳明顯加快。劇烈運動已經有不適。打火機失靈了,吸煙的朋友改用火柴。
入夜氣溫更加寒冷,整頓休息,明天前往巴塘382公里。
第二天, 新都橋——巴塘382公里
早4點30分斷電了,一夜的大雨沖毀了電線桿。今天注定將是不平凡的一天,后面也確實不平凡。8:30分車隊從客棧出發,前往今天的目的地巴塘。我們今天將路過雅江、理塘、海子山,到達巴塘。
還未前進多久,前方去路就被洪水沖了,不少藏民在修路。一夜的大雨沖刷兩側的泥土,大樹連根拔起。道路養護一臺鏟車不斷將石頭填入路中間,我們一行等待40分鐘后順利通過。
持續10多分鐘的涉水路段,由于全是沙石路面,加之下雨道路濕滑,不少大坑隱藏在水面下。
緊張的心情加上高原反應,讓我有些頭疼,轉頭發現忽略了窗外的景色。遠處的山頂上彌漫著白霧,同車人員提醒那不是白霧,是下雪了。我們一會就會翻越這座雪山。
山路不斷攀升,雨逐漸變成零星小雪,直到鵝毛大雪。先導車報告前方有塌方,不少大貨車停在路上無法前進,我們一路逆行向前沖,心情再次緊張起來。
山上的水沖下來,下面的路已經沒有了,我們的車輪一度懸空沖過這里。也正是這段斷路,為我們帶來了一段插曲。
大部隊全部通過斷路,一路向山頂進發,空氣越來越稀薄,胸口的壓力加大。首臺不斷傳來問海拔的聲音,領隊不許報,以免心理暗示。
就在此時車速減慢,領隊說下車拍照。抬頭發現標志牌,高爾寺山海拔4412m。下車拍照,但是動作要慢,拿相機的手已經控制不住在發抖了。但大家依舊壓抑不住激動的心情。
山口不能停留太久,隊長招呼大家上車前行,駛出不到1公里先導車報告一個噩耗。前方6公里處已經塌方,塌方路段在3公里以上,一至兩天不會修好。也就是說我們要返回新都橋,另尋出路。
一路下山,又回到了剛才提到的斷路,道路毀壞比來時更加嚴重。不少藏族年輕人在幫助推車,走到近處發現原來是有償服務,一臺車10元,不給不讓過。我們表明不需要推車,可以自行通過,但是他們說路是他們修的,要給辛苦錢。經過交涉我們27臺車,打包價100元,順利通過。
這家人非常熱心,他們下車墊路,讓我們等他們墊好后通過,不收費用。一直在叫我們不要交錢。無奈洪水越來越大,不能讓大部隊過多等待,我們只好交錢通過另一側。感受頗深的是藏民還是很淳樸的,雖然有些做法欠妥,但最終原因是因為貧困,老百姓沒有錯。
回到新都橋驚現北京牌照白色R36,一路從北京開來,同行三臺車。由北京至新都橋,油費、路費共計6000多。
下午5點30分我們又回到了今早出發的客棧,忙活一天回到原點,挫敗感強烈。又被告知大水沖毀電線桿,依舊沒有有電,沒有熱水。只好等待,也只能等待。昨天由于夜晚到達沒有機會欣賞新都橋的美景,借此機會拍照記錄美景。
晚8點30分左右來電,抓緊時間寫稿子,為大家帶來這兩天的情況。車隊最新消息,川藏南線徹底斷路,6處塌方長達6公里。明早改道川藏北線,預計要行進700公里左右,翻越一座5000多米的山。
現在是7月15日凌晨1點39分,我要休息了。如果條件允許,有網有電,我會盡量在明天為大家帶來具體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