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城山色半城湖”的惠州市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
惠州市逐漸成為粵港澳地區旅游休閑度假基地。
惠州市又稱鵝城,是廣東歷史文化名城,古代即有“粵東重鎮”“嶺南名郡”之稱,而今則有“惠民之州”的美譽。
全市森林覆蓋率達59%,海岸線長達223.6公里,山、湖、江、海、泉、瀑、林、島等星羅棋布。這里人文資源與自然景觀交相輝映,先后榮獲“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和“最佳休閑城市”等稱號。
惠州市旅游在生態資源和人文環境面前,一條清晰的發展脈絡逐漸顯現出來。它引導惠州市旅游產業向生態悠閑度假方向發展。“十一五”期間,惠州市貫徹《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精神,推進旅游“3510工程”,打造休閑旅游路線,逐漸發展成為粵港澳地區旅游休閑度假基地。
休閑旅游路線規模初現
作為廣東省旅游資源最豐富的城市,惠州市在“十一五”期間提出旅游業要由觀光型向休閑度假型轉變,實現旅游產品轉型升級戰略。
2007年4月,惠州市舉行招商引資推介會,惠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汝求提出,惠州市在“十一五”期間全面推進旅游業發展“3510工程”,打造“三大體系、五大頂級品牌、十條精品線路”,打響“休閑之都、度假天堂”旅游品牌,全力打造區域性旅游休閑中心。
經過5年的發展,惠州市的溫泉養生、森林度假、濱海休閑度假品牌影響力逐步打響。初步建立了“生態休閑”、“文化休閑”、“會展商貿”三大旅游體系,著力打造海濱五星級酒店群、頂級森林度假勝地、頂級溫泉度假之都、頂級商務休閑基地、國家級旅游區域五大旅游頂級品牌,以及十條精品旅游線路:森林度假休閑、溫泉養生健康、濱海生態休閑、歷史文化尋根、綠色農業觀光、運動健身休閑、客家飲食文化、城市觀光會展、名山秀水探勝、水上運動探險。
惠州市旅游局局長崔爽說,在統一的城市旅游定位下,最需要的是打造旅游精品,讓休閑有著更為具體的內涵。在旅游開發上,惠州市特別注重與當地文化相結合,使旅游產品更具有人文內涵。獨具特色的東江民俗文化,道佛共處的東樵(羅浮山)宗教文化,悲壯艷麗的東坡寓惠文化,功勛卓著的東江革命歷史文化等,源遠流長的人文歷史與絢麗多彩的自然資源為惠州市旅游業蘊蓄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內涵。
為體現惠州市旅游資源特色,豐富旅游產品內涵,構建生態旅游休閑綠道,惠州市積極推動“惠州市城市游、綠道游”。目前,3條經過惠州市的省立綠道,在惠州市境內規劃建設長度為277.4公里,將惠州市的“名山”、“大河”、“麗湖”、“大海”連于一體,充分展示惠州市的山水秀美和人文薈萃。
游客到惠州市休閑度假日益增多,據統計,惠州市旅游總收入五年增長2.82倍,過夜人數增長2.35倍,年均增長分別從“十五”期間的14%、13%上升到“十一五”期間23.04%、18.48%。
各種生態資源攬入懷中
龍門縣南昆山國家森林公園和羅浮山風景名勝區是惠州市乃至省內的兩大名山和熱門旅游景點。南昆山是北回歸線上的一塊綠洲,山腳一帶形成了以南昆山溫泉大觀園為首的旅游區;羅浮山是國內十大道教名山,又是著名的旅游勝地。
前幾年,兩大名山之間雖已通三級公路,但路途遙遠,里程約64公里,兩地之間的旅游資源還有待開發。
去年,惠州市開始組織實施南昆山旅游暢通工程,連接羅浮山和南昆山的旅游通道已經打通,羅浮山和南昆山的旅游交通變得更為便利。同時,南昆山南麓的溫泉旅游帶初具規模,麻榨名村古鎮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已經開展,香溪堡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通過這些措施羅浮山-南昆山的旅游一體化進程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崔爽說,惠州市的旅游資源豐富,各個縣區都有自己的特色旅游資源,這些需要加強挖掘和合理的開發。
“十一五”期間,惠州市向省旅游局申請旅游扶貧資金共計1590萬元,扶持龍門南昆山生態旅游區、南昆山溫泉大觀園及惠東的巽寮、百坵田、惠陽崇林世居、惠東皇思揚古圍村和南昆山生態旅游區。利用市旅游發展基金1030萬元扶持十余個旅游項目,并開展概念性規劃和招商引資工作。
現在,惠州市北部的南昆山,正朝著森林度假、溫泉養生品牌的生態休閑基地方向發展,游客可享受天然氧吧及森林浴,回歸大自然,到南昆山溫泉大觀園度假,還可到不遠處的農民畫鄉嘉義莊,感受客家圍屋的古樸、農民畫藝術風格。或者,游客還可以追尋著田園綠水,一直前往沙逕,領略香溪堡的風光。
像南昆山的規劃與開發一樣,惠州市把旅游資源通過有效整合,強化縣域旅游經濟的整體性,逐漸形成了五大組團。一是中部的西湖旅游組團,以惠州市西湖為核心的主城區初步建成了粵港澳地區頂級的旅游觀光、商務會展、休閑度假勝地。二是東部的環大亞灣濱海旅游組團,以巽寮灣、大亞灣為核心的濱海旅游新城已具雛形。積極開展平海地區的濱海旅游資源開發,把平海古城、雙月灣、海龜灣、南門海等優勢旅游資源整合在一起,實現巽寮灣濱海休閑度假旅游資源的整體開發,稔平半島成為廣東省濱海休閑度假旅游發展示范基地。三是西部的羅浮山旅游組團,集祈福觀光、生態旅游、會議休閑為一體的大羅浮山旅游區已經成型。四是北部的南昆山旅游組團,正朝著森林度假、溫泉養生品牌的生態休閑基地方向發展。五是南部的秋長鎮隆旅游組團,正在不斷挖掘惠州市紅色文化和客家文化內涵,將成為惠州市旅游的又一響亮名片。
旅游品牌享譽國內外
據了解,本屆旅游節的主題為“大美惠州市·幸福生活”,充分展示惠州市人文和生態旅游資源,以旅游和文化、旅游與體育、旅游與生態的有機結合,引領惠州市旅游產業發展新方向。屆時將與東坡文化節、2011年“惠州市綠道”全國自行車公開賽、2011年惠州市轉型升級招商引資簽約儀式和“大美惠州市·幸福生活”主題展相結合,辦成一個綜合型的大型節會。
本屆旅游節是惠州市第六次借助舉辦大型旅游節為平臺,宣傳推介惠州市旅游產品。目前,旅游節已經成為惠州市旅游的名牌活動。
每一年的旅游節都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在惠州市當了十多年導游的麥若蕓說,每一年都十分期待旅游節的到來,這不僅僅是惠州市旅游對外推廣的好機會,從每一年的節慶主題內容上看,我們能夠了解到惠州市最新的旅游熱點和潮流。
從旅游節的舉辦激發靈感,惠州市靈活采取多種方式,整合社會資源,全方位、多角度、大手筆宣傳惠州市旅游,大大提升惠州市的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促進了惠州市旅游業的飛速發展。
為了加強與其他地方的交流,惠州市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進行宣傳。近年來,結合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惠貨西進”、“惠貨北上”,隨政府代表團赴國內多個城市進行惠州市旅游推介。五年間,共舉辦旅游宣傳推介會達20場之多。惠州市溫泉游、濱海游、森林度假游、城市游、農家樂等休閑度假游產品在國內的著名度不斷提升,成為惠州市旅游市場的品牌。
區域化合作開拓市場
隨著惠州市積極貫徹《珠三角規劃綱要》,利用周邊地區旅游業的整體優勢,積極融入珠三角旅游圈,努力構建“區域聯動、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旅游聯合發展體系,抓住泛珠三角和大京九合作的契機,開展與港澳地區、廣、深、莞周邊城市及內地城市旅游部門的合作。
區域化的合作讓惠州市的旅游市場不再局限于當地的旅客,在所在合作城市可以買到惠州市的旅游門票。去年,惠州市首發廣東旅游一票通(珠三角版),首版票冊售價98元/本,整個票冊的優惠幅度多達3800元。旅游者可憑著票冊和防偽IC卡,在簽約的100個景區游玩,享受免票、2免1、3免1及5-8折不等的優惠。
隨著惠州市加快融入珠三角一小時經濟生活圈的步伐,惠州市旅游市場的珠三角份額逐步打開,“對于珠三角東岸的深莞惠,我們推行的是‘同城化’的旅游思路。在珠三角其他城市我們推行的是‘一體化’思路”作為《宣言》的發起人說,旅游節的開幕,惠州市將迎來新一輪的旅游旺季。
惠州市人驅車一小時到深圳購物、旅游,感受國際大都市的氛圍;到東莞住星級酒店、娛樂休閑,就如同到鄰居家串門做客一樣方便快捷。深圳人、東莞人到惠州市享受自然美景,度假養生,也像從城東到城西辦事一樣便利。深莞惠一體化,打造一小時旅游黃金圈,將三座相鄰的城市親密地連接在一起。
此外,惠州市打造“千里客家文化長廊”,積極探索開辟沿東江河源-惠州市-廣州的水上黃金旅游線路的可行性方案;促進紅色旅游、東坡文化、東樵文化等惠州市特色旅游資源與其他相關地區的專業性協作,擴大惠州市旅游的影響力。把香港作為惠州市開拓國際旅游市場的跳板,通過香港媒體、香港旅游交易會、144小時便利簽證等多種途徑,開拓香港和國際旅游市場。
相關
開幕式晚會今晚舉行
惠州市東坡情——— 第六屆惠州市國際(休閑文化)旅游節暨第二屆東坡節開幕式晚會、2011年惠州市轉型升級招商引資簽約儀式于今晚8點在惠州市奧林匹克體育場拉開帷幕,屆時預計將會有25000人現場見證本屆旅游節開幕。
本屆旅游節開幕晚會將圍繞“大美惠州市東坡情”主題,節目時長約90分鐘。
明星大腕主持獻唱。晚會將邀請鳳凰衛視著名主持人胡一虎擔綱主持,同時邀請到韓紅、王力宏分別演唱《天路》、《神話》和《大城小愛》、《龍的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