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釣魚島”事件的持續發酵,國內多家旅行社赴日旅游業務已經開始放緩腳步。本報記者 鄭雷
決定去哪旅游,這是公民自己的權利。這個時候赴日旅游,是否損害國家利益?各方觀點的碰撞和混合,呈現了全面而真實的中國。
你們怎么還
打日本旅游線?
9月2日一早,身著黑色風衣的林雅蘭來到青島流亭機場,在候機廳里耐心等待客人。
林雅蘭是青島一家旅行社的赴日導游,在接下來的一周中,她將帶領25名中國游客游覽日本的大阪、東京、箱根和濱松。這趟“浪漫日本金秋之旅”,每位游客基本旅行費用七千多元。
兩個半小時飛行后,載著滿是興奮游客的飛機降落在大阪關西機場。
幾天下來,這些中國客人手里都提滿了購物袋,里面裝著讓他們傾心的日本商品:資生堂化妝品,佳能、尼康相機,卡西歐、西鐵城手表,還有當地食品。平均每人的購物開銷都在五千元以上。
“太舒服了。”泡在箱根的溫泉里,一位女客人朝林雅蘭愜意地眨了眨眼。此刻,林雅蘭心里在想,釣魚島事件對赴日的中國客源還將造成多大影響,但她沒有料到,這是她近期最后一次帶團赴日。
9月之前,林雅蘭平均一個月能去兩次日本,有時也飛往韓國和歐洲。
9月12日,林雅蘭所在的旅行社照例在當地報紙上做了赴日游廣告。當天上午,旅行社業務部的電話鈴響了,接線員拿起電話,聽筒里卻只傳來一句話:“都這個時候了,你們怎么還打日本旅游線?”
兩天之前,日本宣布購買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實施所謂的“國有化”。
9月15日,青島市黃島的佳世客和幾家日系車店遭到打砸。事發后,包括孟昭在內的青島多家旅行社負責人都收到旅游局發來的短信,提醒各家旅行社注意赴日游客的安全。
孟昭是林雅蘭所在旅行社的總經理,他明白,這條短信是暫停赴日游的“信號”。而針對日企打砸事件一發生,他就做好撤線的思想準備了。
早在幾個月之前,青島對日本游人數便呈現出了直線下降狀態。從2011年到2012年上半年,每月平均有200個團經過青島赴日本旅游,人數為五六千人。而今年7月人數下降了一半,8月下降了近70%,9月下降了近90%,到了10月,一個去日本旅游的團都沒有了。
日本游停了
美國人來了
9月18日,青島舉辦了第六屆“中美省州旅游局長合作發展對話會議”,會議上傳來了美國逐漸放開中國游客赴美“門檻”的消息。
“美國旅游協會正在與美國國務院商討使用視頻電話的形式進行面簽。”美國旅游行業協會主席羅杰·道說。
雖然一位山東省旅游局工作人員認為,這是美國對中國的一種“旅游示好”,只是時間上很“巧合”,但民間的解讀似乎很解氣:赴日游并不像中國從日本進口發動機和芯片那樣不可替代。中國老百姓不去日本玩,可以去韓國,去東南亞,去歐洲。
作為日本最大的客源國,中國人不去日本旅游,將重創日本服務業。在國際問題專家華益文看來,中國一旦被迫對日本扣動經濟扳機,將會盡可能選擇對日方具有較大殺傷力、對己方具有較小損傷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