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人士聲稱,出境游已達到下半年最低位,抄底出游正當時。不少精明的消費者也開始準備抄底出境旅游,不僅機票、酒店等價格均有所降低,跟團游價格明顯降低,而且接踵而來的感恩節、購物打折季、圣誕節折扣季,也讓境外旅游更具吸引力。如果在出境游時能充分運用理財知識,獲得利益和保障,那么出境游就會變得更有意義。
□本報記者 和平
利用信用卡享多重優惠
購物一向是很多人出境旅游的必選項,所以匯率對出境購物游有較大影響,一位銀行工作人員指出,去歐美的游客,出國前不要換太多的外匯現鈔,只要準備少量的現金用于支付出租車費、電話費或在便利店的消費就可以了。大宗消費最好使用銀行卡、雙幣卡或是國際卡,這樣在境外消費回國可用人民幣還款。例如,人民幣升值時持卡人在國外消費,當時刷卡消費就按升值后的匯率兌換,相當于同一件商品在人民幣升值后價格降低了,可以為持卡人節省一筆開銷。
業內專家提醒持卡人,國外刷卡時,如果使用雙幣信用卡,在標有銀聯、VISA或MASRTER標識的商戶刷卡時可以要求刷人民幣,否則的話,默認的是以外幣來結算的。而如果使用的是銀聯單幣種信用卡,國外只能通過有銀聯標識的商戶刷人民幣結算。因此刷卡時,要先看清手中的信用卡是單幣還是雙幣信用卡。如果是雙幣,要弄清自己刷的是人民幣還是外幣。如果是人民幣消費、人民幣還款,能夠降低多次貨幣轉換的匯率風險,而且還可以節省商品總價1%至2%的貨幣轉換費用。
此外,持卡人在不同地方刷卡,應該選擇適合當地結算的信用卡,減少手續費和換匯手續費。例如在美國和歐洲地區,選擇MASRTER和VISA卡,在日本地區選擇JCB卡等。此外,持卡人為了降低刷卡風險,應設置大額消費限額,從而有效避免信用卡被盜刷的金額過大,還可以購買信用卡保障險,彌補信用卡被盜刷而帶來的金額損失。
買份保險增添行路保障
境外游最不可忽略的是保險。目前,旅游意外險的購買非常方便:組團出游的可以通過旅行社購買,個人自助游也可以通過網上、電話或者到保險公司親自辦理等多種方式選購保險產品。一份意外險,是為旅游者提供保障的形影不離的好朋友,購買足額境外旅游險可以讓您真正安心地享受幸福假期。
保險專家提醒消費者,出境游前要確認保險金額充足。專家指出,出境游購買保險主要是能夠獲得超過自己支付能力范圍外的補償,如果保險金額較低,遇到大事故,就不能真正起到緩解經濟壓力的作用。以目前的消費水平來看,建議購買旅游保險產品的意外保額最好大于20萬元,意外醫療最好大于2萬元。如果是出境游,還要事先了解旅游目的地國家對人身保障的相關規定,并按其要求選購保險產品。比如,去歐洲辦理旅游簽證時,需要最低3萬歐元的醫療保險。對于沒有相關保障強制規定的旅游目的地,在選擇保額時也可以以個人年收入的5倍至7倍作為參考值,同時充分考慮當地的醫療消費水平等。
專家還提醒投保人,購買境外旅游險需要看清免賠項目。滑雪、跳傘、賽馬、攀巖、蹦極、潛水等一般被視為高風險項目,普通的旅行意外保險通常會將這些項目作免責處理。因此,一定要看清保險合同中的相關免責事項,如果行程中涉及到免責項目的安排,要更換能覆蓋這些高風險項目的意外險產品或咨詢保險公司。
此外,選購旅游險產品的時候切忌只比價格不顧其他。保險產品的價格都經過專業精算精準核定,通常保費價格越高,保險利益會越豐富,比如,在緊急援助中提供醫藥費墊付的產品,費用一定就會比沒有這項服務的產品高。特別要注意的是,有些境外旅行險產品的醫療費用給付不是實報實銷,而是參照國內當地醫療機構同等診療標準進行給付。如果去歐美國家旅游時選購了這樣的產品,出險后即使不考慮醫療費用水平的差異,僅匯率差別就會讓投保人承擔很大的經濟損失。
危機情況善用緊急援助
近年來,人們出國旅游、工作的機會增多,在境外旅行語言不通、地理環境不熟悉的情況下,人們不僅僅希望保險公司能提供意外傷害、突發疾病和財產損失等傳統的風險保障,更希望在突發意外時能獲得及時有效的救助。緊急援助是境外旅行保險的一項重要附加服務,涵蓋的范圍很廣,無論是游客在外遺失錢包、證件,或者是大人出險后小孩的看護,都可以致電救援熱線尋求幫助。比如太平洋[5.83 0.52% 股吧 研報]保險的客戶如在境外出險,只要撥打救援電話,就可以通過救援中心得到醫療咨詢、緊急醫療救助、代墊醫療費用、親友探訪安排、轉運回國、翻譯等服務,讓出行更加安全舒心。
去年年底,孫阿姨意大利羅馬的美滿行程即將結束,卻不幸突發腦出血并送入當地醫院重癥監護室搶救,旅行社致電保險公司的救援中心求助。保險公司了解到孫阿姨的病情和治療情況后,在最高擔保限額的10萬元內,提前了墊付住院醫療費用。10天后,孫阿姨病情緩解,狀態穩定,保險公司通過指定的救援公司安排醫護人員將她護送回國。雖然孫阿姨在旅途中病倒了,但保險公司的緊急救援服務使他得到了及時有效的治療,并安然回國進行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