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直接、高效、迅速等特點著稱的微博,已經成為一種新型的傳播和營銷方式。區內外多個旅游管理部門、旅游機構紛紛注冊微博,并積累了一定的粉絲。但記者在近日的采訪中發現,在微博推廣看似風光、熱鬧的背后,業界人士都在為如何突破瓶頸而感到困惑
1 現狀:旅游官方微博漸多
“按照‘四個紅色旅游基地、六大紅色旅游區、七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十五個重點紅色旅游精品景區’與山水生態、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等有機融合的總體布局,未來三年,廣西將構筑百色、河池、桂林( 酒店 路線 )、龍州‘四大紅色旅游基地’,讓紅色旅游成為廣西旅游業的主打品牌之一。”這是8月20日晚8時,廣西旅游局在新浪發出的第14945條微博。截至當晚10時,該微博的粉絲已達到289354人。
記者從自治區旅游局信息管理處了解到,2010年 12月9日該局在新浪網開通官方微博,2011年初又分別在騰訊、網易、天涯、搜狐等開通了官方微博。目前,這些官方微博主要發布旅游資訊、活動、游記、美食、景區景點介紹、生活小提醒、美圖欣賞、天氣、交通、住宿等信息,并推出有獎活動,提供免費獎品等與網友互動及相互轉發、評論等。
記者在微博上搜索發現,目前國內外各大旅游管理部門、旅行社和旅游頻道都紛紛注冊了微博,區內部分景區及其負責人也都有了自己的微博陣地,并且有了一定的粉絲。這些微博不但是旅游景區宣傳自身的主陣地,還幫助炒作一些比較冷僻的景點,也起到了為游客提供咨詢、答疑解惑,發布旅游公益服務信息的作用。以直接、高效、迅速等特點著稱的微博,已經成為旅游服務業的一種新型傳播和營銷方式。
以廣西旅游局微博為代表,廣西旅游業似乎已在浩瀚的微博世界中闖出了一席之地。在新浪政務微博上半年盤點中,廣西旅游局新浪微博在全國十大旅游機構微博中排名第4名,全國百大政務機構微博排第24名,而且是全國旅游機構微博發微博數的第一名。
在采訪中,多位旅游業界人士都對以微博營銷旅游產業表示贊同。
自治區旅游局信息管理處副處長朱鋒表示,互聯網已經成為游客收集旅游資訊的一個重要平臺,微博為網絡營銷注入了新生力量,也讓消費者有了更為直接的交流互動平臺。通過微博,旅游主管部門和旅游企業成為網絡營銷的主體,有時候可以“不花錢做大事”。
廣西德天旅游聯盟執行主席吳躍偉認為,旅游微博實現了一種不受地域限制的推廣,而且微博主要面對青年人和自助游游客,與傳統媒體的受眾有所不同,所以景區在微博上做推廣與平時的推廣不矛盾,而是形成互補。
廣西樂業大石圍旅游發展有限公司負責網絡推廣的方女士覺得,微博上的推廣不僅是給景區樹立了形象,展示了景區的美景、特點,而且賦予了景區個性。因為景區在官方微博上的發言,讓景區不再僅僅是“風景畫”,而是有了人性化的形象,有了一定的故事性,更容易讓人記住這個景區。而且微博宣傳是持續性、點對面的即時傳播,影響力較大。
2 尷尬:
“微博秀”沒秀出實效
但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這種看似風光的“微博賣旅游”方式,實際上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和尷尬——不少業界人士承認,目前旅游微博的作用更多只是在“秀”景點、樹形象,而沒能真正進入營銷階段。
一位業界人士無奈地表示,問題首先在于旅游業界的觀念。“我們沖到了前面,贏得了關注,但回頭一看,卻沒有得到同事、業界的支持。”他表示,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在于區內旅游界人士玩微博的比例不高,另一方面也因為相關微博建立后,沒有積極地更新和以更多實用性信息持續獲得關注并留住粉絲。
朱鋒表示,他經常在給區內各市縣旅游局局長的培訓中,講信息化營銷、網絡營銷的相關知識,自治區旅游局甚至整理出了一份給各級旅游部門發布微博和用微博做活動、營銷的建議,但收效不大。一些縣里的旅游局雖然注冊了微博,但因為工作較忙和缺乏相關理念很少更新,即使一個月更新一次也只是發布信息,沒有與粉絲互動,也就失去了微博的生命力。很多景區也如此。這樣一來,相關旅游微博就越來越冷清了。
由于負責景區的微博,廣西龍虎山風景區營銷部主管黃啟鳳也關注了多個相關的旅游微博。她表示,從目前看來,區內的旅游微博更多是在做景區的一般介紹,有重大活動或碰上大節日才有更新,沒有專門的人去以營銷的方式來經營。
業界人士稱,這種狀態好比企業花大價錢做網站一樣,花了人力物力搭起架子卻沒有人來維護更新,所謂的“網絡推廣和營銷”也就成了笑話。
其次,僅僅是“秀”風光的微博也很難獲得實際的宣傳效果。
吳躍偉用“東一榔頭、西一榔頭”來形容目前各旅游微博的推廣。他說,一般的景區官方微博只展示自己的風光,推介的面很窄。相關的旅游微博聯盟做的工作又不夠細,同樣停留在推介風光上,看上去很美,說起來熱鬧,實際上推廣的效果很弱,也很容易淹沒在眾多的微博中。
方女士也認為,即使是微博上常見的互動、抽獎等方式,也未必能成為微博營銷突圍的良方。此前,他們做過轉發抽獎送門票等互動活動但同樣效果不大,雖然微博一時炒很熱鬧,但部分中獎者甚至“懶得來領票”。從目前看來,熱鬧的微博推廣并沒有給景區帶來實際的客流量增多。“微博的日常更新、維護我們都在做,但我覺得這樣的微博推廣已經到了瓶頸,如何發展下去是最現實的問題。”
3 熱議:
“秀旅游”如何變“賣旅游”
旅游業界人士認為,目前形勢下該討論的已不是“該不該做旅游微博”,而是“如何做好旅游微博、做出實效”。有人提出,旅游微博不僅要“秀”,更應該多做“福利性活動”和務實的內容。
吳躍偉覺得,各個旅游微博的“單打獨斗”傳播的面太窄,如果能通過一個統一的平臺、一段持續的時間專門推某條線路,而且把內容做細,對相關路線的吃住行游購娛等方面都有實際的介紹,效果會更大、更實際。
微博達人、同時也從事營銷工作的南寧市民米先生表示,微博營銷是一門剛剛起步的課題,如何把微博上的炒作、熱播變成現實的營銷成果,確實是一個新的問題。他認為,各個旅游微博應該“抱成團”,組織起來通過互相不斷轉發微博,讓受眾持續關注到這些信息。
從事IT行業的市民李先生表示,旅游微博營銷是一塊大蛋糕,但要玩得好卻不容易,更多的問題不是出自技術上的瓶頸,而是相關人員的理念。他認為,相關旅游機構、景區該把心態放平,將微博僅僅視作其樹立形象、做好服務的一個窗口,不必太過功利。如果不考慮網友實際需要,僅僅把微博當作景區的一個發布平臺甚至“廣告欄”,會把自己的微博變成一個商業垃圾場。
市民曾女士則建議說,旅游微博的互動形式可以更親民。她此前關注韓國旅游局、北歐旅游局等微博,對方在活動中送全套旅游,做得轟轟烈烈;而區內的旅游微博往往是送一兩張門票,“對于外地游客來說,他們要考慮路上的成本花費,所以就懶得參與互動,中獎后也不愿領獎了。就我看來,企業‘有獎轉發’要有始有終,不能敷衍了事,即使‘費用全包’的投入不算大,卻能充分體現企業的誠意,留住粉絲,獲得更大的推廣效果。”
本報記者 陳春栩
(責任編輯:王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