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人眼中,素有“嶺南第一名山”的羅浮山有幾分神秘,還有幾分清新宜人,更有幾分佛道文化所造就的圣潔與清幽。
靜若處子白蓮湖
白蓮湖位于羅浮山景區(qū)的入口處,它靜若處子的幽美,給人一種超凡脫俗的寧靜和處變不驚。沿白蓮湖畔悠閑地走上一圈,微風吹來,白蓮湖水波不興,但你仿佛卻又聽到了她淑女般的心跳。
清晨,白蓮湖波光粼粼,水面上漂浮著一層輕霧,它讓人很容易生發(fā)一些與神仙有關(guān)的聯(lián)想,這種時候,你佇立在白蓮湖邊,便有了一種亦真亦幻,亦夢亦仙的曼妙體驗。夜晚,當四周的景色在夜幕中漸漸隱去,四周除了唧唧的蟲鳴,一切都像是被夢境覆蓋了一樣,靜謐中更顯出幾分神秘與幽靜。白蓮湖像一曲曼妙的仙曲,更像一首抒情的小詩,輕輕慢慢,幽幽綿綿,舒緩中更見從容,恬淡中尤顯曠達。
仙霧繚繞沖虛觀
正對白蓮湖的是羅浮山道教文化的祖庭--- 沖虛古觀。這里終年云霧繚繞,朝圣者絡繹不絕。據(jù)悉,葛洪當年來到羅浮山,借此地煉取仙丹,最后得道升天。而所謂的得道升天,說的是葛洪死后尸體數(shù)年不腐,用今天的科學觀點來看,這種奇妙的死而不腐的現(xiàn)象是能夠解釋得通的,因為古代用來煉丹的丹藥中,含量最多的是一種叫做 “汞”的化學元素,而“汞”正是能夠保證人的尸體難以腐爛的原因所在。
拜謁東縱紀念館
羅浮山的東縱紀念館同樣坐落在白蓮湖畔。這里三面環(huán)山,四面環(huán)境幽雅,景色宜人。2003年底,在抗日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之際,東江縱隊紀念館在羅浮山下建成。進入展廳,首先仰頭望去就是天花板上那60顆鮮艷的紅五星,正是象征著抗日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
東縱紀念館建筑面積為3300平方米,目前館藏文物85件,歷史圖片350多幅。館內(nèi)設4個展示廳及工作服務區(qū),4個展廳分別為 “序幕廳”、“陳列廳”、“英烈廳”、“映視廳”,以及兩條長60多米、寬3米的參觀走廊。展廳內(nèi)陳列的當年東縱戰(zhàn)士使用過的槍支和生活物品,以及繳獲日本鬼子的輕重機槍、迫擊炮等,真實記錄了東縱戰(zhàn)士浴血奮戰(zhàn)的那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