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里,許多旅游景點門票是水漲船高,許多市民因經濟負擔太多,只好望“景”興嘆。“一家三口出游,一張景區通票動輒一兩百元,相當于大多數人兩天的工資,再加上餐飲、交通費的支出,低收入人群還真是玩不起。”于是,“門票經濟”已成為影響當前旅游業發展的癥結,令平民百姓糾結。
筆者認為,雖然地方政府對公園、寺廟、自然景區起了保護作用,花費了一定的費用,但也不一定要通過“門票經濟”予以“收回”,完全可以通過做大旅游產業鏈來解決。比如免收門票或象征性地收點門票,吸引旅客,讓游客在景點逗留的時間越長,其住宿、購物、交通、飲食等花銷也就相應增加。這必然會帶動當地的旅游相關產業的發展,從而把門票損失補回來,形成長效發展態勢。這既能實現政府通過旅游拉動經濟發展的目的,又能提升景點形象,促進地方旅游業長足發展。 讀者 呂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