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方都市報 南都網)
“三少”是國內少數義務推廣出國自助游的人之一。
一個能容納兩百多人的大教室里坐滿了人。
幾位剛從泰國自助游回來的女生與參加活動的人分享她們的旅行。
GapYear,即“間隔年”,簡單來說就是在升學前或正式工作前出去旅行,通常為期一年。給自己一個空當年,來一場出國自助游,世界各地的文化、風情繽紛而至,自然會讓你的生活平靜而不平凡。
這是西方年輕人最熱衷的旅行方式,和“垮掉的一代”不同,它更積極地投入世界去尋找自己想要的人生,也更熱誠地去理解不同文化、不同種族、不同地區之人的人生。
■城市探秘
2012,我們一起Gap year
4月14日,gapyear的線下活動在廣州中山大學東校區的公共教學樓舉行。活動尚未開始,一個能容納兩百多人的大教室里就已經坐滿了人。放眼過去,太陽帽、攝像機、充滿熱力的眼神以及被陽光曬得有點黝黑的健康肌膚,全都發著青春的亮光,著實炫目。他們都是熱切地等待著gap year的人。其中有三分之一是已經在工作的了。
接著,幾位剛從泰國自助游回來的女生開始分享她們的這趟旅行,比如如何在泰國農場打工、如何與當地大學生交流并參加支教、如何參加當地聚會等的經驗。她們的語調是如此堅定有力又活潑自然,話里話外都仿佛散發著從他鄉而來的清香味道。
這個活動吸引了很多人來了解gap year,更讓每個到場的人都能輕易地找到驢友,一起環游世界。
■揭開面紗
克服三大障礙,旅行變得簡單
許多人一聽到出國自助游,就嚇得直呼不可能。習慣跟團的更覺得自助出游到國外必定很危險,又或者英語太差怎么辦?這么多的問題,全被gapyear直接無視。也太狂了吧?那當然是有理由的。
首先,英語是最容易越過的障礙。
許多人以為英語好就可以出國。其實國外也沒有那么多人說英語的,更沒有那么多英語特別好的。你只需要一顆勇敢的心、一個微笑、一份地圖、以及難度系數最低的幾個英文單詞:excuse m e、w here is、straight、left、right.如果還是不懂?那就大膽地使出必殺技吧:手舞足蹈。不管怎么說,所有語言存在的終極意義都是溝通,所以,初中水平足夠。想想老外中文那么差,都敢在神州大地上四處玩賞,你怎么就不行呢?
其次,絕對不差錢。
G apyear提供了很多妙招,你可以去搶打折最瘋狂的機票,哪怕一年以后的也行。到了當地找學校旁邊的飯館吃,住在一般的旅社,這樣其實花不了多少錢。如果旅行經驗不多的話,可以拿泰國先預熱。而泰國的消費的確是很低,50元的旅社都可以住得很好了,甚至包吃。最后,時間也可以很靈活。
誰說G A P Y E A R一定要一年的?很多老外的G A P Y E A R其實也就半年,三個月,甚至更短。G A P Y E A R只是一個名詞。如果你時間充足,當然走一年是最好的。如果你時間不多,利用一個暑假,走三個月兩個月一個月甚至兩個星期也是沒有所謂的。重點是,你走出去了。
越過了這三個最大障礙,gapyear自然能輕而易舉地滿足廣大旅人的愿望。
當你向世界出發,你就會驚嘆,原來旅行可以這樣,原來人生可以這樣。也許不小心,就邂逅了最適合自己的生活。
■組織者說
把旅行變成生活,在生活中旅行
三少說自己勉強可以稱為80后的IT江湖中人,也算是國內少數義務推廣出國自助游的無聊人。現在呢,則是東莞某小鎮的鄉下人。
熱愛旅行的他,從菜鳥開始一步一個腳印地探索出國自助游之路,并于2007年底在豆瓣建立“出國自助游教室”小組,企圖告訴大家“出國自助游,你也可以”,想不到僅僅四年學員即超10萬。經歷了很多旅途之后,他發現:旅途的最大意義在于讓人找到真正的自我,讓人更加懂得生活、熱愛生活。自己所向往的旅行原來是,簡簡單單,不為景點,沒有計劃,像當地人一樣生活在目的地。
“把旅行變成生活,在生活中旅行。”這就是三少的簡單旅行主張。
參加旅行團的人往往今天去一堆景點、明天去一堆景點,然后滿心歡喜地拍大量照片回去炫一番。這樣不斷地游下來,即使行夠萬里路,也依然不如讀萬卷書。三少認為景點式旅行大可留到工作多年后再進行。學生最重要的還是學習,周游世界應以獲取生活經歷為主。因此,義工旅行、工作旅行要適合得多。而最好的學習就是與人溝通,因此三少無論到哪都會選擇一切能夠接觸到更多人的方式旅行。三少認為,這就是旅行的最高境界,也是旅行應有的狀態。可以自然到像當地人一樣,好像你也是住在這里的人,即使離開了國內的工作和住宅,對于生活而言,你依然在場。這就很妙了,你可以真切地了解當地的文化、民俗、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等。
■記者手記(來源:南方都市報 南都網)
旅游與旅行
旅游是看景點?旅行是看文化?很多人跟團去過九寨溝、去過布達拉宮、去過新馬泰、去過澳洲甚至去過阿拉斯加……走遍全國也走過5大洲,但是他們還是原來的他們。
本來,在一個城市里面,我們可以經歷的是有限的是重復的,如果我們旅行,我們就能夠遭遇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他們的文化會沖擊你的世界觀、人生觀,他們的生存狀態也許會令你反思、批判你的現實,也許會令你更加感激人世的美麗、此刻的安好。正是這些人事會使你的生命發生變化。
■旅游貼士
三少給預備G apyear的人三條旅游貼士。
盡可能地輕裝上陣
輕裝上陣,帶僅僅要用的東西,花哨得亂七八糟的,拋到一邊去吧。也許這個最高境界就是,忽然間有個想法,我要旅行了,立刻用10分鐘時間,找出背包,帶上兩套衣服,一條毛巾,一本書。然后就出發了。不用換衣服嗎?自己洗吧!不用帶相機?用心去感受影像放到腦海中!不用上網?有書看不就夠了?當你一身輕松出行,你就能夠找到那種無拘無束的瀟灑。
沒有目的的旅游最沒有壓力
很多人喜歡做非常詳細的旅行計劃,這個時候去哪個景點,這個時間去哪家店吃飯,這個時候刷牙,這個時候起床,這個時候吃早餐并且10分鐘內吃完。由于大家都是貪心的,看到別人說這里好玩那里好吃,明明時間不夠,都要塞進去。結果,比旅行團還累。停一停,問問自己,能否買了機票之后,什么都不理,背上背包,就出行?沒有計劃,沒有目的,你的旅行就沒有壓力,我們反而可以坐下來,靜靜地看路邊的風景。回憶一下,旅程中最讓人回味的,究竟是匆忙而過的景點照片,還是坐在路邊喝汽水跟大媽聊天的記憶?
活在目的地自己就是當地人
既然我們的旅行就是為了逃離自己所在的現實世界,那么請把你跟你固有生活的所有聯系切斷吧。關掉手機,忘記互聯網,讓自己在目的地活在當下。想象自己就是一個當地人,走進菜市場去買菜,自己做飯。到公園去溜達,看當地人聊天,跟當地人聊天,看當地小孩玩耍,甚至做一些自己在家里不會做的事情。去找份跟自己平常工作完全不同的工作,或者去做義工,真正地生活在當下。(來源:南方都市報 南都網)
采寫:南都記者許琨
實習生葉麗珠
圖片由被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