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至25日,國家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邵琪偉到百色市就旅游產業發展情況進行工作調研。自治區副主席高雄,自治區旅游局局長陳建軍,自治區旅游局黨組書記連友農,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賴德榮,市長謝澤宇,市政協主席周炳群,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黃志偉,市委常委、百色軍分區司令員李政,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市長范力,市委常委、秘書長黃建寧等先后或全程陪同。
調研中,賴德榮、謝澤宇向邵琪偉介紹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人文歷史資源以及百色市打造紅色旅游文化品牌等情況。
近年來,百色市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和《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建設旅游強區的決定》精神,不斷加大對旅游基礎設施的投入,積極挖掘百色豐富獨特的旅游資源潛力,成功推出了感恩祈福紅色之旅、世界地質公園樂業天坑群之旅、少數民族風情之旅、中越邊關探秘之旅、異國風情越南之旅等5大特色旅游主題產品,推出了2條深受游客歡迎的精品旅游線路,開發建設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景區。截至目前,我市已擁有世界地質公園1個——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擁有國家4A級景區8個(即百色起義紀念館、澄碧湖景區、樂業大石圍天坑群景區、右江區大王嶺原始森林景區、靖西通靈大峽谷景區、古龍山峽谷景區、凌云茶山金字塔景區、德保吉星地下長廊景區);擁有國家3A級景區5個,擁有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和廣西農業旅游示范點13個。百色旅游業不斷發展壯大,據統計,從2000年至今,全市旅游接待總人數達54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280多億元,每年都保持著良好的增長態勢。其中,2011年,全市接待旅游總人數達1123.79萬人次,同比增長20%,旅游綜合收入74.2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旅游接待人數和增幅均排在廣西前列。
邵琪偉對百色市大力發展旅游經濟,著力打造紅色旅游文化品牌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并表示國家旅游局將一如既往地關注百色旅游業的發展。對我市如何做好新時期的旅游工作,邵琪偉強調各級黨委、政府,各旅游部門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革命家的優良傳統,充分發揮紅色旅游資源優勢,積極探索旅游發展新路子,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服務質量,豐富旅游產品,做大做強旅游產業,促進百色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調研期間,邵琪偉實地參觀和視察了紅七軍軍部舊址、百色起義紀念館、鄧小平手跡碑林、右江區平圩民族新村、靖西縣古龍山峽谷景區等紅色景點、生態景區的設施建設情況。在紅七軍軍部舊址、百色起義紀念館,邵琪偉認真聽取講解員的介紹,仔細觀看陳列的珍貴照片、歷史資料和文物,并不時詢問革命歷史細節和舊址保護、紀念館建設規模情況。邵琪偉對舊址和紀念館在保護文物、設施建設方面所做的工作給予高度評價。在與講解員親切交談中,邵琪偉指出,隨著紅色旅游和愛國主義教育的掀起,革命舊址、紀念館等紅色旅游基地已成為機關干部職工愛國教育的重要途徑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組成部分。景點介紹和史料解說是否生動,與講解員業務水平高低關系密切。邵琪偉勉勵講解員要加強理論學習,不斷努力提高業務水平,從而更好地為游客服務。
在平圩民族新村,邵琪偉和大家一起觀看胡錦濤總書記2008年大年初二到該村與村民歡度春節時的新聞錄像后,來到農戶韋祖生家,與他親切交談,了解其“農家樂”經營情況和村民們的生產生活情況。韋祖生告訴邵琪偉,自從胡錦濤總書記來后,這里已成為眾多游客的首選旅游之地,這都得益于黨中央、國務院和上級黨委、政府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惠民工程,現在平圩民族新村面貌一新,農民收入不斷增長,群眾生活幸福快樂。邵琪偉勉勵韋祖生,發揮優勢,做優做大“農家樂”,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參觀游覽,帶動更多的群眾發家致富。
近年來,右江區為了進一步將紅色旅游與其他旅游有效結合,以打造平圩民族新村特色旅游為抓手,實施“紅城福地、壯鄉水韻”旅游綜合開發項目,將平圩民族新村打造成為集“愛國教育、運動體驗、休閑度假、宜居社區”功能于一體的旅游文化集鎮。旅游項目開發以來,該村先后被評為“廣西農業旅游示范點”、“廣西十大魅力鄉村”、“百色十大美麗鄉村”、“廣西文明衛生(村)鎮”、“百色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科學發展明星村”。自2008年4月以來,該村年均接待游客10多萬人次,2011年,該村接待游客17萬多人(次),旅游綜合收入1000多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010元,其中旅游收入約2000元。
在靖西,邵琪偉先后到了東盟國際購物城和古龍山峽谷景區調研。在東盟國際購物城,邵琪偉逐一走到各個特色旅游商品銷售區,向工作人員詢問購物城建設規模情況和商品進貨銷售情況。邵琪偉勉勵旅游部門和經營業主,依托邊關口岸資源優勢,不斷開發新的旅游產品,不斷擴大旅游客源市場,把產業做大。在古龍山峽谷景區,邵琪偉聽完介紹后指出,自然生態旅游要堅持資源開發與保護并重,不斷完善基礎設施,著力打造獨具特色的旅游休閑目的地,把特色旅游品牌做優做響。
在百色期間,邵琪偉還瞻仰了百色起義革命烈士紀念碑,并向革命先烈敬獻了花籃。(盧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