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扎堆春節來 島上凈是找房的 商家見客就狠宰 導游也要敲一筆
華客占兩成馬爾代夫“三亞味”
馬爾代夫,一個名字聽起來就讓人浮想聯翩的地方,被稱作上帝拋灑在人間的項鏈,人間最后的樂園。
繼2010年赴馬中國游客達到近12萬人次,中國首次成為馬爾代夫最大客源國后,2011年中國人繼續愛戴著這個國人心中的旅游天堂。
不過,在藍天白云,椰林樹影間,春節的馬爾代夫讓你不得不對它說“No”。
理由一 華人太多異國情調帶三亞味
春節收尾時,馬爾代夫旅游部門公布了最新數據,2011年赴馬爾代夫旅游的中國游客超過19.8萬人次,比上一年增長67%,連續第二年成為馬爾代夫最大客源國。
此外,中國游客也占了馬爾代夫接待外國游客總數的21.3%,在2010年,這一比例僅是15%。但值得一提的是,馬爾代夫全國人口僅為40萬,這個數字背后,讓國人赴馬旅游,躲的是自己人。
不少人回國后就感嘆“相信過不了多久馬爾代夫就要成三亞了”,理由就是“有些島嶼國人去得太多了,尤其是春節期間,島上隨處可見國內人,根本沒有身在異國的感覺”。
而去馬爾代夫旅游“躲”中國人反而成了攻略,一位游客就曾寫下“選島攻略”:“藍色美人蕉”是法國人經營的小島,基本沒中國人,很有異國情調。而“天堂島”中國人太多了,不好。
不過,按照這個攻略去馬爾代夫旅游的王女士萬萬沒想到,“藍美島”上住的也差不多都是中國人,而且島上有乒乓球臺、有白米飯,有中文潛水教練。一切跡象表明,這是一個中國人經常來的島,島上絲毫看不到法國人的痕跡。
★現身說法
“中國人確實多,幾乎隨處可見。”游客李小姐的話印證了馬爾代夫華人扎堆的盛況。
而北京青旅的旅游顧問則告訴記者,四星和五星島中國人最多。而不少客戶還專門在參團時提出 “要去中國人少的島”。
理由二 酒店爆棚島上盡是找房人身影
不過,中國人趕在春節扎堆來玩,不僅讓當地吃不消,更讓自己活受罪。
馬爾代夫的首都馬累才6萬多人口,每個島嶼只建一至兩座酒店,除少數規模較大的酒店有100多個房間,大部分為只有幾十個房間的小酒店。而春節期間,上萬國人蜂擁而至。吃不消的馬爾代夫到處是找房的人影。
據悉,有的游客到了馬爾代夫,要在機場等上兩三個小時才能確認房間。或團隊到了酒店,被告知原訂的房間不夠,團隊要分到兩個島上住。而島嶼與島嶼之間的距離,坐水上飛機也要個把小時。
中國人多了,歧視也就跟著來了。有游客稱,和酒店反復確定了水上飛機離開的時間,但最后還是晚了。事后這名游客才知道,當天下午,還有一對兒外國客人離島,就是為了遷就這兩個人的航班時間,才讓他們也晚走的。
顧客找到前臺經理理論,這位經理竟然說:“我們不缺中國客人,中國人很多,你們不來,有別人來。而且中國人消費力太低,我們旺季的時候希望來的中國客人越少越好。”
★現身說法
除了選島,訂房間算是自助游最關鍵的一步了。馬爾代夫絕大
多數的島都接受提前半年甚至更早的預訂,一般可以提前2個多月預訂,大多數度假島還是能夠訂到房間的。
而大致是每年11月-次年4月當地旺季的時候,則需要更早預訂房間。而預訂房間可以通過代理,也可以直接向各個度假島預訂。
理由三 特色遭批 購物也會“被宰”
2011年,超過85萬名游客造訪了馬爾代夫1192個小珊瑚島,藍色瀉湖、數公里長的珊瑚、能夠美容的溫泉和按摩,都是令游客趨之若鶩的特色。
而馬爾代夫保守派伊斯蘭政黨正義黨在首都馬累進行抗議活動,反對溫泉旅館,他們稱這些旅館正變成妓院。馬爾代夫旅游局則下令,所有度假勝地的溫泉旅館都要關閉,此令即刻生效。
旅游業是馬爾代夫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此禁令可以說對其國家經濟損害不小。
除了這樣的“丑聞”外,馬爾代夫自然也被指“劫難”不少。曾有游客發帖稱,“國人不管去哪都有買紀念品帶回家的習慣,所以馬爾代夫首都馬累的紀念品商店到處都充斥著中國人。
在馬累的時候,路邊有很多的黑導,只要看到像旅行的人就會主動貼上去,有這樣的人跟著的時候,在商店買東西也會貴一倍。
也有游客稱,旅游紀念品購買地點都在下到馬累的船后的右手邊,走路大約10分鐘。不建議購買,因為不僅物價太貴,還有宰客的習慣。
此外,下了從機場到馬累的船后馬上會有人跟上來搭訕,堅決予以抵制,那都是托,拉你進店買東西后得回扣的。
★現身說法
北京青旅的旅游顧問說,馬爾代夫當地很多人都會講中文,而當地黑人賣的東西自然很貴。李小姐則說,下飛機后,由于旅游島機場小,其實賣東西的并不多,趕緊和接機的人躲了就是了。
理由四 散客游玩被迫上演“導游劫”
而在馬爾代夫還上演的就是“導游劫”。“這是我的天堂島受騙記!”趙小姐對于這段回憶盡是氣憤。趙小姐是自由行去的,結果卻被導游騙了一筆。
趙小姐稱,到達當天有個導游在大廳游說像她這樣的散客參加他組織的活動,比如馬累游、水上飛機、潛水艇等。他聲稱跟他走和在酒店報名是一樣的,于是,圖省事趙小姐就報名參加了四個項目。
之后,她便參加了馬累游,當時跟她同一趟自由行的來自寧波的一家三口也參加了這個活動,但回來了沒有交錢,說是對這個導游的服務不滿意。這三口人住的是280房間。
不過,趙小姐還是堅持參加了最后一項——半日環島游活動。“這位導游說他當晚要趕飛機,委托一位叫小玉的導游帶我,但在上船之前叫我跟他把賬結了,我就付清了他所有的費用”。趙小姐說。
然后他就送我們上了船,不過,就在船已經啟動即將離開碼頭時,他拿來一個單子叫趙小姐簽字,“我隨口問了句‘為什么要簽字?’他說每個坐船的游客都要簽,因為船幾乎已經開動了(他很會選時機)我就簽了個名。”
而要離開天堂島結賬時,她才知道這個導游當時拿的是酒店的消費牌“環島半日游”,讓她在280房間后面簽的字,這個黑導把這寧波三口人不愿付的費用轉嫁到她頭上了。
★現身說法
北京青旅的旅游顧問告訴記者,到馬爾代夫也不用懂很多英語,蹦英語單詞當地人都能懂。而對于導游問題,去過的游客就表示,馬爾代夫沒有什么景點,完全不需要導游,每個度假村或島都很小,不到一小時就逛一圈了。
在馬爾代夫不是旅游,是度假,每天就是呆在酒店沙灘或者水上屋里。在那里就是什么都不用做,懶洋洋的曬曬太陽,這樣的地方語言不是問題。
●官方說法
赴馬旅游問題還在銜接上
中國駐馬爾代夫大使館相關負責人任先生告訴記者,由于大使館剛設立不久,接到國人的相關投訴和反映的問題不是很多。
目前報到大使館的一些問題主要還是國內旅行社和馬爾代夫當地旅行社等各方面銜接的問題,比如行程安排等。
對于當地購物宰客以及導游陷阱問題目前還沒有什么,而旅行社在這方面也是盡量避開大使館。有的游客也沒有報告給大使館,但“抱怨”可能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