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再多存點錢,我想辦家旅游公司 導游小穆的后穆巴拉克生活
思來想去,他還是決定留在熟悉的旅游業。他對后穆巴拉克時代旅游業的重振懷抱希望,“等到10月份,我們有了新總統,情況會好轉的”
越野吉普穿行在埃及西南部撒哈拉腹地,熾熱的陽光灼烤著白花花的沙漠,明晃晃的令人眩暈。司機穆罕默德·尤納斯半瞇著眼睛躲避陽光,風卷著沙刮進窗內,他拿起紙巾,揉了揉眼睛,默念古蘭經時,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齒。
小穆,貝都因人,32歲,家有一妻一女,開羅大學阿拉伯語系畢業,職業導游。他身材高瘦,頭發卷曲,皮膚黝黑。同開羅街頭小型公共汽車里時不時伸出腦袋沖著外國人熱情打招呼的埃及年輕人不同,他的臉上少有表情變化。
盡管懷抱去高中當老師的理想,小穆最終選擇了旅游業,原因簡單,當老師體面卻收入不佳,做導游收入頗豐。
過去8年里,他終日穿行在撒哈拉的風和沙中。小穆是單干戶,不為任何旅游公司打工,位于巴哈利亞綠洲的一家酒店招徠到旅游團生意后,就會通知小穆和其他的導游到酒店接團。
在此之前,他們會把露營、野餐、滑沙所需物品備齊,歸置在車頂,和沙漠旅行者的裝備相比,他們個人所需往往簡單異常:兩張毯子,一為席,一為蓋;一把小茶壺,三兩小茶杯,一面小手鼓,當游客忙著在水晶山上撿石頭或在白沙漠里追逐狐貍時,烹杯薄荷紅茶,擊鼓作樂。
“沙漠很美,沒有被污染。”白天跟著太陽走,晚上跟著月亮走,小穆和同伴們靠著大自然這一最準確的定位系統穿行于沙漠,迎來送往。
“生意好的時候,幾乎每天都有旅行團來。”他說,酒店會支付給他每工作日50埃鎊的工資,一個月下來,2000多埃鎊的收入在當地也算小康。
始于1月25日的反政府抗議活動令埃及政局動蕩,嚇跑了外國游客,也讓埃及旅游業疲軟。
作為埃及最主要的經濟支柱,旅游業為13%的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埃及旅游部門的數據顯示,2010年埃及共接待1480萬游客,旅游總收入130億美元,為該國最大的外匯來源。
但今年1至4月,埃及旅游業與去年同期相比損失超過20億美元,到訪游客數量減少四成。其中2月到訪埃及的游客數量同比銳減八成。
小穆的生活也隨之改變。每月只有三四個旅游團到訪撒哈拉,如果以每個團在沙漠里呆2~3天計算,他每個月的收入平均只有400埃鎊左右。
但他還是挺知足,“畢竟我還在工作,比起那么多失業的埃及人,我的生活還可以繼續。”
他想到跳槽,重新回去當老師,因為“現在老師每月的收入也能達到2000埃鎊左右。”但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思來想去,他還是決定留在熟悉的旅游業。他對后穆巴拉克時代旅游業的重振懷抱希望,“等到10月份,我們有了新總統,情況會好轉的。”
工作8年,小穆有5萬埃鎊的存款。“等再多存點錢,我想辦家旅游公司。”他說,“或者買輛這樣的越野吉普車,自己接團。”
“我還要供女兒上完大學,讓她學習很多種語言,畢竟她才3歲,我還有時間為她打好基礎。”
“雖然現在掙錢不多,但我過得踏實,因為穆巴拉克下臺了,沒人再‘偷’我們的血汗錢了。”他說,臉上帶著笑。http://www.dypwk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