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山自然保護區, 位于佛岡縣城以北約18公里,面積29.3平方公里,從山腳仰望觀音山,林木茂盛,群峰參差,色彩多樣,有碧翠、有胭紅、有紫靄。
主峰亞婆髻海拔達1219米,云煙籠罩,充滿神秘色彩。山中最宏壯的景觀是“龍潭飛瀑”,落差達百米以上,雨天之際,瀑布如白龍飛躍,水霧撲面,動人心魄。被稱為佛岡“黃果樹瀑布”,遠望如練當空,近視若銀蛇飛舞,雷霆萬鈞,煙籠霧鎖,如匡廬之瀑,蔚為壯觀。瀑布下是一個水潭,潭中碧水清涼,潭邊亂石叢生,名曰“龍潭” 。
此外,還有“鷹巖石室”、“觀音坐蓮”、“竹徑通幽”、“牛洞銀湖”、“翠擁蛟橋”和觀音廟等風景點,皆值得欣賞。而那些遍布于山上的怪石,千奇百態,如獅如虎、似龜似鳥,又是另一番景致。另有山溪清澈,碧潭連珠。是進行登山、溯溪、溪降的絕好地點。
作為省級自然保護區,區內動物有238種,屬國家保護動物的近20種;這里是華南中部地區植物區系的典型代表,科屬分布廣,共有桿物1037種,真稱得上是一個綠色寶庫,風景優美、空氣清新的觀音山,已成為佛岡的一個度假、療養的勝地。
觀音山十景:
翠環峰 在觀音山中峰絕頂處。這里巨石重疊,三峰如螺髻聳立云漢之中,十分秀麗。
浴仙池 在大翠環頂巨石之中。寬數尺,深不足一尺,宛若浴池,終年池水清澈,傳說是仙女沐浴的地方。
童子石 在觀音石前數丈處,宛若童子參拜觀音娘娘。
觀音石 觀音石在大翠環峰上。從左面望之,形如觀音娘娘合掌端坐,底下巖石層迭如蓮花,活像觀音坐蓮。
飛鵝岫 在大翠環峰南面。有巨石形似飛鵝,栩栩如生,故名。
醉翁石 在大翠環峰右邊。石似人側臥俯首,形似醉翁。
將軍石 在大翠環峰東面。石高數丈,卓然挺立,氣勢雄偉,儼然像一個披甲的將軍。
岐指嶺 在大翠環峰東面。石峰與在大翠環峰對峙,形似兩個指頭高高豎起,十分端秀。
勒馬石 在將軍石附近。高約九尺,長丈余。與將軍石相對,活像一匹駿馬,俗稱馬牯石。
曬禾石 在在大翠環峰腳下。縱橫二、三丈,平坦像曬谷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