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個宗教大國,大大小小的教堂遍布全國。洛杉磯也不例外,教堂比銀行還多。但最有名的,是橙縣的水晶大教堂(Crystal Cathedral)。嚴格來說,水晶大教堂并不在洛杉磯郡的地界內,而是在隔壁的橙縣,但由于離洛杉磯市區很近,所以大家都知道洛杉磯有一個世界聞名的水晶大教堂。
這個舉世聞名的基督教堂的出現,可以說是一個奇跡,是一個典型的美國夢想的實現。神父舒爾勒博士在半個世紀以前,以五百塊錢起家,靠著在露天簡陋的"汽車教堂"上的演講布道,一步步地把教區從無到有地籌建起來,直至今天遍及全世界的《權能時間》的影響。而舒爾勒博士的名言"只要有夢想,凡事可成真!",更成為激勵美國人勇于奮斗、創造奇跡的最有效的現身說法。
教堂建于1980年,全身都用玻璃造成,防震、防裂、防雨又通體透明,采光極佳,氣勢恢宏。一般的教堂內室都比較陰暗,氣氛森嚴,但水晶大教堂卻裝有兩扇巨大的天窗,開合自如,可以讓燦爛的陽光直接照進里面的每一個人和每一朵鮮花上,讓人的心情也隨之變得明亮又放松。舒爾勒博士也一反教堂布道拘謹而肅穆的作風,話題都圍繞著如何克服困難實現自己的夢想進行,既勵志、煽情,又富于鼓動性,言辭間經常談笑風生,引起陣陣的掌聲和笑聲。那場面,仿佛大家不是在做禮拜,而是在開派對。每個星期天,在教堂悠揚的管風琴的伴奏下,數千名來自美國各地的信徒齊齊站立,雙目微閉,共同高唱圣歌,表情虔誠而專注。宗教的力量,它能喚醒麻木,讓一顆被社會磨得冷硬的心變得柔軟,變得敏感。只有懷著敬畏之心的人,才會懂得,才能慈悲,然后從善如流。
教堂需要很多義工的工作,很多志愿者定期都會來報名,義務參與教會的各項服務和慈善活動。他們的臉上都蕩漾著親切溫暖的笑容,這種笑容具有傳染力,它會傳染給城市里的每一個人,讓洛杉磯變得越來越可愛。
教堂,在我們的心目中,一般是高高的尖塔、很陡的坡頂、彩色的窗戶玻璃等等。實際上那是哥德式(GOTHIC)教堂建筑的特征。作為人為神建造的“神的居所”、人的心靈凈化之處,教堂的空間和形態也是隨著人的精神變化而變化。坐落在洛杉磯市厄文的水晶教堂,正是一個具有現代精神的作品。她的設計者是美國建筑大師菲立普·約翰遜(PHILIPJOHNSON)。
現代精神的實質是什么?就是人心的開放、人性的解放,人張開雙臂,擁抱新世界。而這與古典精神是不同的?,F代主義建筑,正是在采用新技術、新材料的基礎上,創造新的建筑空間和形式,展示現代社會新的理想。水晶教堂,用鋼和玻璃,正如她的名字,像水晶一樣,晶瑩剔透,內外交融,天(神)人合一。教堂的鐘塔,也用不銹鋼條構成,直指藍天。整個教堂,如一面虛幻之鏡,反射著大自然的如飛云彩、變幻晨昏;也反映著塵世間的人情百態。
水晶大教堂位于Orange county, 在5號的附近。
美國的羅伯·舒樂博士立志在加州用玻璃建造一座水晶大教堂,他向著名的設計大師菲力普·強生表達了自己的構想:“我要的不是一座普通的教堂,我要在人間建造一座伊甸園。”強生問他預算,舒樂博士堅定而明快地說:“我現在一分錢也沒有,所以100萬美元與400萬美元的預算對我來說沒有區別,重要的是,這座教堂本身要具有足夠的魅力來吸引捐款。”教堂的最終預算為700萬美元,這個數字對當時的博士來說,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于是他設計了十套方案,一是尋找1筆700萬美元的捐款;二是尋找7筆100萬美元的捐款;三是尋找14筆50萬美元的捐款;四是尋找28筆25萬美元的捐款;五是尋找70筆10萬美元的捐款;六是尋找100筆7萬美元的捐款;七是尋找140筆5萬美元的捐款;八是尋找280筆2.5萬美元的捐款;九是尋找700筆1萬美元的捐款;十是賣掉1萬扇窗戶,每扇500美元。為實現這個目標,他奔波游說,60天后,舒樂博士用水晶大教堂奇特而美妙的模型打動了富商約翰·可林,他捐出了第一筆100萬美元。直到1980年9月,歷時12年,可容納一萬多人的水晶大教堂竣工,成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跡與經典,也成為世界各地前往加州的人必去瞻仰的勝景。水晶大教堂最終造價為2000萬美元,全部都是舒樂博士一點一滴籌集而來的。這位牧師許給自己的未來承受著生命之重,可他樂觀地對待,不因困難而退縮。
不是每個人都要建筑一座水晶大教堂,但是每個人都可以設計自己的夢想,每個人都可以攤開一張白紙,敞開心扉,寫下10個甚至100個實現夢想的途徑。1980年9月,歷時12年,可容納一萬多人的水晶大教堂竣工,成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跡與經典,也成為世界各地前往加州的人必去瞻仰的勝景。
坐落于加利佛利亞州佳登格勒佛的水晶大教堂是由美國設計師學會金獎獲得者非利普約翰遜和他的助手約翰共同設計的。它是國際水晶大教堂牧師們的樂園,教會包括10,000名成員以及國際性電視轉播節目"動力時空"。
為慶祝大教堂成立十周年,一座鐘塔落成了。鐘塔中包含了許多高刨光不銹鋼菱鏡,并收藏了一個帶有52個鐘的鐘樂器以對阿維拉舒樂表示敬意。為紀念約翰和多納.克林,尖塔被命名為克林塔。尖塔的底部是一座名叫瑪麗屋小禮拜堂,在它的大理石墻上刻著這樣一句話:"此屋應稱為---為所有人祈禱之屋。"
大教堂有10,000多盞柔和的銀色玻璃窗,他們被安裝在像蕾絲一樣的鋼體框架上。此外,還有兩座90尺高的電動大門在講壇后打開,以使晨光與和暖的微風來烘托朝拜圣禮。
圣堂可容納2,890人就座,并可滿足一千多名歌手和樂器演奏家在185尺長的高壇上進行表演。禮拜活動可通過超大屏幕的室內索尼(Sony)"Jumbotron"電視屏幕,以及在大教堂室外的Nit-Star直接轉播給開車來的禮拜者。
大教堂的管風琴據說是由芝加哥Hazel Wright所制并作為禮物贈送的,并以其優秀的質量和超大的體積而聞名,它是世界五大管風琴之一。高壇是由在意大利采集并切割、拋光的Rosso Alicante 大理石制作而成。祭壇和道壇由花崗巖制成,17尺高的十字架被設計成18開書頁寬鑲金的老式結構。一種特別的設備把講道同聲翻譯為五種不同的語言。
大教堂中央廣場的平臺可容納不斷擴大的音樂講道,在這里可提供電視的錄制,還有房間提供給基督教級別培訓,以及高級的聲音演播室及電視演播室來播放講道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