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爾摩(Stockholm)是瑞典第一大城市,面積186平方公里,人口76萬。斯德哥爾摩大區包括周圍4個市區,人口共186萬。位于遼闊的波羅的海西岸,座落在梅拉倫湖入海處,市區分布在14座島嶼和一個半島上,70余座大小橋梁把它們聯為一體,素有“北方威尼斯”的美譽。
斯德哥爾摩在英語里意為“木頭島”。城市始建于公元13世紀中葉。那時,當地居民常常遭到海盜侵擾,于是人們便在梅拉倫湖的入海處的一個小島上用巨木修建了一座城堡,并在水中設置木樁障礙,以便抵御海盜,因此這個島便得名為“木頭島”。關于斯德哥爾摩這個名稱,在當地還有傳說是,即古時梅拉倫湖上漂浮著一根巨大的木頭,引導來自錫格蒂納的第一批移民至此,建立了這座城市。另有這樣的傳說:以前這里一片荒涼,海浪沖來的遇難船只的碎片堆滿海灘,當地居民便撈取這些木片搭起簡陋的小屋。由于這些木片均不成塊,只是一條條木頭樣的廢料,因此,搭起的房子東倒西歪。
1250年,這種碎木房屋在小島上形成了一條街,外國船只開到這里進行商貿活動,看見街上的房屋如此模樣,不禁感到好笑,隨口喊出“斯德哥爾摩”。“斯德哥”是木頭的意思,“爾摩”則是島的意思,合起來為“木頭島”。由于斯德哥爾摩地理位置適中,氣候溫和,環境優美,在1436年被定為都城,并逐漸發展成為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的最大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