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草寺位于東京臺東區,是曰本現存的具有“江戶風格”的民眾游樂之地。相傳,在推古天皇三十六年(公元628年),有兩個漁民在宮戶川捕魚,撈起了一座高5.5厘米的金觀音像,附近人家就集資修建了一座廟宇供奉這尊佛像,這就是淺草寺。其后該寺屢遭豳火之災,數次被毀。到江戶初期,德川家康重建淺草寺,使它變成一座大寺院,并成為附近江戶市民的游樂之地。寺院的大門叫“雷門”,門內有長約140米的鋪石參拜神道通向供著觀音像的正殿。寺西南角有一座五重塔,僅次于京都東寺的五重塔,為曰本第二高塔。寺東北有淺草神社,造型典雅,雕刻優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