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遍全臺灣的勝景,如果沒到花蓮的太魯閣,那可是一大憾事了。由花蓮沿九號省道,經新城至太魯閣,從東西橫貫公路的牌樓進入,處處是美景,花東縱谷的地形,在此展露無遺!
太魯閣公園以高山和峽谷為主要地形特色,其中中橫公路太魯閣到天祥的立霧溪河谷,兩岸皆由大理石巖層構成,所以有大理石峽谷的稱謂。峽谷地形以立霧溪最具代表性。百萬年來,豐沛的立霧溪水不斷向下侵蝕,切開了厚度超過1000公尺的大理石層,形成了今日中橫公路太魯閣到天祥間垂直壁立的U型峽谷,造就出公園中最撼人心弦的地景。 公園內的游憩資源大部分都分布在中橫公路東段沿線,如長春祠、太魯閣峽谷、九曲洞、天祥,此外,公園東側的清水斷崖、三棧溪峽谷,亦都是以地質之美著稱的風景點。
公園內名列百岳的高山多達27座,主要的山峰包括了南湖大山、中央尖山、無明山、畢祿山、奇萊連峰、合歡群峰、大魯閣大山等。南湖大山為區域內最高峰,山容壯大,周圍比列著大小副峰,共同懷抱著上、下兩座圈子谷,獨具帝王氣象;奇萊連峰則包含了北峰、主峰、南峰、卡羅樓山等山峰,素以斷崖崢嶸著稱,其中又以北峰最高,山勢也最險惡。合歡山區則是知名的賞雪勝地,非雪季時則是一片綠野柔和的高山草原,由于有公路通達,已成為郊山化的高山。
太魯閣公園原始森林覆蓋面積廣大,境內從海拔最低的清水海濱到最高的南湖大山,落差達3742公尺;從亞熱帶的樟楠林,溫帶的混合林、檜木林,寒帶的鐵杉、云杉、冷杉,到高山草原、寒原,呈現垂直分布,并有特殊的巖壁植群,及因地形陡峭所造成的“植被壓縮”現象,造就了層次復雜的植物群相,植物種類達1100種以上。公園內裸露的白灰巖地表多,因此山地石灰巖植被成為另一植物特色,珍稀的清水圓柏即生長在此特殊環境。太魯閣公園植群完整,自然提供了野生動物棲息活動的空間,因而野生動物的種類也極其繁多。 - 清水斷崖位于臺灣省東部海岸,花蓮縣城東北,立霧溪口到大清水溪口之間的花蓮-蘇澳公路上。是太平洋西岸的大海崖區。飛田盤山、清水山、千里眼山、立霧山等都是結晶石灰巖,崖岸壁立,以清水山東南大斷崖尤為險峻,又位于全線的中線,清水斷崖由此得名。懸崖峭立,高達數百米,是為中央山脈東側的大斷層所成。臨崖遠眺,碧波萬頃;俯視則驚濤駭浪,奪人心魄。為臺灣八大名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