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梅州,人杰地靈,英才輩出,葉劍英元帥就是客家兒女的杰出代表。葉帥的革命精神、文韜武略和高尚情操,永遠閃耀后人,催人奮進。今年,是葉劍英元帥誕辰107周年。在緬懷和紀念葉帥豐功偉績的同時,我市還著手把開發、光大“葉帥文化”、打造“葉帥故鄉”品牌作為實施“文化梅州”戰略、建設文化強市的重要舉措來抓。目前,一批有關的重點項目正在規劃、進行中。
客家梅州,人杰地靈,英才輩出,葉劍英元帥就是客家兒女的杰出代表。葉帥的革命精神、文韜武略和高尚情操,永遠閃耀后人,催人奮進。今年,是葉劍英元帥誕辰107周年。在緬懷和紀念葉帥豐功偉績的同時,我市還著手把開發、光大“葉帥文化”、打造“葉帥故鄉”品牌作為實施“文化梅州”戰略、建設文化強市的重要舉措來抓。目前,一批有關的重點項目正在規劃、進行中。
客家山水育出一代英才
“梅州的山梅州的水,養育了一代英才……”2月7日晚,在首屆中國梅州國際山歌節開幕式演唱會上,一曲鏗鏘有力、氣勢磅礴的新山歌《永遠的葉帥》,生動再現了葉帥在革命洪流中的光輝軌跡……
葉劍英于1897年出生于梅縣雁洋雁上村的一個貧苦家庭,他11歲就讀于丙村三堡學堂,1912年入梅縣務本中學讀書,1913年參加反對校長欺壓學生的學潮,并與進步師生一起退出務本中學,在“東山書院”創建了梅縣私立東山中學。期間,葉劍英品學兼優,連續兩屆被選為學生自治會會長。1916年,他隨父赴南洋。翌年回國,入云南講武堂學習,畢業后追隨孫中山先生,投身于民主革命。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葉劍英毅然通電反蔣,隨即奔赴武漢,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參謀長,當年7月,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幾十年的革命生涯中,葉劍英立下了不朽的功勛,成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勛,1955年9月,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
在革命的多個緊要關頭,葉劍英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1927年南昌起義前,葉劍英得知汪精衛陰謀加害葉挺、賀龍,立即冒著風險找他們商量對策,決定葉挺和賀龍指揮的部隊迅速向南昌開進,使敵人陰謀沒有得逞,南昌起義得以實現。12月11日,他與張太雷、葉挺等領導了廣州起義。這次起義,和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相連接,成為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與創立中國工農紅軍的偉大開端。
———1934年10月,紅軍進行長征。1935年1月,黨中央在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在這個重大歷史轉折中,葉劍英堅決擁護毛澤東的正確主張。8月,黨中央政治局在毛兒蓋開會,決定部隊分左、右兩路軍過草地北上甘南。率領左路軍的張國燾,進行分裂黨和紅軍的活動,并企圖危害黨中央。葉劍英識破了張國燾的陰謀,立即報告毛澤東。在危急關頭保護了黨中央,毛澤東后來屢次稱贊這是葉劍英在關鍵時刻為黨為革命建立的一個大功。
———1976年,周恩來、朱德、毛澤東相繼逝世,江青反革命集團加緊進行篡奪黨和國家最高領導權的陰謀活動。10月,葉劍英和黨中央政治局其他同志一道,毅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團,從危難中挽救了黨。隨后,葉劍英高瞻遠矚,排除阻力,力主請鄧小平、陳云等老一輩革命家出來擔任黨和國家的領導工作……
三次回鄉寄望發展
葉劍英非常關心家鄉的發展。新中國成立以后,他曾經于1953年、1971年和1980年三次回梅視察,對家鄉的群眾生活、干部問題、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等方面提出殷切期望。
1980年5月13日至17日,時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的葉劍英元帥在梅縣地區視察時,作了重要講話,提出“要向山進軍”,山區要搞好造林,辦小水電,“要辦好交通,交通是經濟的血管,搞好公路,還要修鐵路,鐵路是經濟動脈”。他還希望“梅縣地區生產一天一天發展,人民生活一天一天改善,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提高文化科學水平。”這些指示,對我市后來的發展起到了重要指導作用。20多年后的今天,梅州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廣梅汕、梅坎鐵路、梅揭高速公路修通了,梅河、梅龍、梅漳、梅贛等高速公路也在建設、規劃中,梅州正在向建設“閩粵贛交通樞紐”目標邁進。經濟發展方面,通過實施“工業梅州”戰略,梅州山區趕上了工業化的末班車,出現了良好的發展勢頭。葉帥對家鄉“生產一天一天發展,人民生活一天一天改善”的期望正在實現。
光大葉帥品牌建設“文化梅州”
梅州,因出了葉劍英元帥而聞名于世。“葉帥文化”不僅成為梅州文化建設中的響亮品牌,更是融入到全市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多年來,我市先后建起了葉帥紀念館、劍英圖書館、劍英體育館、劍英紀念大橋、劍英公園等一大批有關紀念、展示葉帥豐功偉績的文化設施、場館,有一批專家長年從事關于葉帥的研究,成果迭出。
位于梅縣雁洋鎮虎形村的葉帥紀念館和葉帥故居,成為我市發展旅游的一個最重要的品牌景點。其中紀念館建于1987年7月,1989年10月22日竣工,原國家主席楊尚昆親筆題寫了館名。紀念館設有五個陳列室,陳列面積500平方米,展線長135米,分別有照片、題詞、文獻手稿、辦公用具、文房四寶等等,以5個階段、20個專題展示了葉劍英同志光輝偉大的一生。紀念館正門口左側的臺基上,一棵棵翠柏,一簇簇鮮花,掩映著葉劍英元帥的坐姿銅像,像座上攜刻著中共中央撰寫的碑文。葉帥紀念館和葉帥故居,每年吸引了20多萬游客前來瞻仰、參觀,并分別于2001年被評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市劍英圖書館是全國唯一的一家劍英圖書館,該館藏書30多萬冊,其中收藏了葉帥的墨寶、相片、藏書和關于葉帥的研究書刊、文獻等共1300多冊(件),設置了葉劍英墨寶展、儒帥風范展,成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和為研究葉帥的專家搭建了一座橋梁。對于母校東山中學的發展,葉劍英元帥多年來一直非常關心。解放后,他三次回母校視察,多次寫信勉勵師生,并題詞“努力教學,為建成社會主義強國而奮斗!”。90多年來,東山中學還培養出肖向榮、葉選平、林若、曾毅、曾漢民、潘炯華、曾憲梓等一大批政治界、科技界、企業界的優秀人才。該校多年來的高考成績一直名列全市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