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德里是印度優(yōu)雅的首都,孟買是主要產業(yè)城市,那么加爾各答就是可以稱為智慧之都了。很多國際知名詩人、思想家,還有電影導演都出身于這一城市。加爾各答市從出現和繁榮直到今天,只有200—300年的歷史。但由于古老的印度文明,眾多的文物古跡,奇特的宗教習俗,獨特的民間藝術等深深地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客。在加爾各答幾乎一年12個月每天都在舉行非常前衛(wèi)的戲劇和美術博覽會。
加爾各答是印度共和國人口最多、規(guī)模最大的城市,也是印度的主要港口。它位于恒河三角洲胡格利河左岸,大都市面積為1300平方公里,在緯度較低的印度熱帶地區(qū),氣候終年炎熱,年降雨量1000多毫米。一年四季綠樹蔥蘢,鮮花盛開。加爾各答的名稱可能來源于一個村莊的名字卡利卡塔(Kalikata),那一帶在英國人來到之前原有3個村莊:卡利卡塔、蘇多努蒂和革賓達普爾,卡利卡塔的意思是迦梨女神的土地,村外有一座供奉印度教迦梨女神的廟宇。不過也有人認為城市的名稱淵源于kali(孟加拉語,意為運河)和kata(孟加拉語,意為石灰),因為其最初的居民點是位于一條運河邊上,并且以燃燒貝殼,加工貝石灰著稱。2001年,這座城市正式的英語名稱按照當地孟加拉語的發(fā)音由“Calcutta”改為“Kolkata”。但是大多數人及組織仍傾向于使用舊地名Calcutta;在印地語則為Kalkatta。
在加爾各答的邁丹區(qū)周圍有許多名勝古跡和游藝場,是最有吸引力的地區(qū)。中北部坐落著著名的威廉堡,北端的伊甸園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板球場;西南端有動物園和東方最好的賽馬場;賽馬場東是維多利亞紀念館和圣保羅大教堂。維多利亞紀念館建于本世紀早期,是一座文藝復興時代風格的雄偉建筑,高高的圓頂上挺立著勝利女神像,還有不少大英帝國開拓印度殖民地的重要人物像,如克萊武和瓦倫哈斯丁斯等。館內陳列了許多表現維多利亞時代大事的繪畫和女皇詔諭、紀念品等。
在喬林吉路和蘇德街的交角上,坐落著印度最古老的博物館——印度博物館,規(guī)模之大在東方首屈一指。博物館分考古、藝術、人種學等6個部門,展品非常豐富。如巴魯特、健陀羅、笈多等陳列室里的雕刻、壁畫、浮雕等復制品,波斯、印度的名畫,還有象牙、漆器、陶瓷等重要文物。
流經加爾各答市的胡格利河是恒河的支流,虔誠的印度教徒視恒河為圣河,認為恒河水可以洗滌靈魂的罪孽,于是沐浴是每天必行的重要宗教儀式。每天早上成群的印度教徒來到胡格利河邊,先用河泥涂遍全身,他們認為圣河的河泥也是神圣之物。據說河泥還可以治病,對胃病尤有奇效。做過禱告后,用清水洗凈全身。經過沐浴,他們認為滌蕩了罪惡,凈化了肉體和靈魂。
牛在印度被奉為神物,受人們的崇拜。在加爾各答,時常可以見到那些游蕩街頭的圣牛,慢吞吞地在車輛、人群中往來,不受法規(guī)約束,不管是風馳電掣的小轎車、摩托車,還是公共汽車、電車,對于這些圣牛們必須敬而遠之,車輛的喇叭聲,對于它們早已習以為常,并經常把屎尿撒得滿地都是。忠實的印度教徒們甚至不用牛皮鞋、牛皮包等牛皮制品。
在加爾各答街頭巷尾、公園內外、寺廟側畔,經常可以看到來自鄉(xiāng)間的老人吹著笛子,伴隨著那優(yōu)美的樂曲,竹簍里的眼鏡蛇,鼓足皮囊,搖搖曳曳地扭擺起舞,這是印度的古老民間藝術——耍蛇術。耍蛇術是世代相傳的職業(yè),據記載早在公元3世紀時就已盛行。觀看耍蛇的人們常常把耍蛇人圍個水泄不通,街頭異常擁擠。
加爾各答還是印度詩圣、著名作家和社會活動家泰戈爾的出生地。泰戈爾是中國人民的朋友,1924年曾訪問過中國,與中國人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中國人到了加爾各答,都要去瞻仰他的故居。
數不清的廟宇、皇宮、古堡、佛塔,使加爾各答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探究古老而輝煌的藝術、宗教、哲理的“歷史博物館”,每年都吸引大批國外游客前來參觀、游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