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歷來被稱為吉祥福澤之地。據佛教經典記載,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為了救度蕓蕓眾生,發了十二大愿,其中第二愿即是“常居南海愿”。唐代著名大和尚鑒真法師為弘揚佛法五次東渡日本未果,第五次漂流到南山,在此居住一年半之久并建造佛寺,傳法布道,隨后第六次東渡日本終獲成功。日本第一位遣唐僧空海和尚也在此登陸中國,駐足傳法。中國傳揚千古的名句“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則更道出了南山與福壽文化的悠久淵源。
南山文化旅游區是依托南山獨特的山海天然形勝和豐富的歷史文化淵源開發建設的全國罕見的超大型生態和文化景區,是建國以來中央政府批準興建的最大的佛教文化主題旅游區,國家首批AAAA景區。生態的和諧,文化的熏陶,既使人們在游歷山水之時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又能滿足人們拓展精神世界的需求,激勵人們追求更進步的價值取向——這是南山人對“大教育”的詮釋。而南山倡導的“大旅游”理念,則是致力于創造一個聞名全球的文化旅游景區,使中國傳統文化之精髓匯集展現于此,并成為世界游人關注的焦點之一。
南山海上觀音圣像敬造工程因其規模宏偉、意義殊勝、佛理底蘊豐富,被譽為“世界級、世紀級”的佛事工程。像體為正觀音的一體化三尊造型,寶相莊嚴,腳踏一百零八瓣蓮花寶座,蓮花座下為金剛臺,金剛臺內是面積達15000平方米的圓通寶殿。金剛洲由長280米的普濟橋與陸岸相連,并與面積達60000平方米的觀音廣場及廣場兩側主題公園,共同組成占地面積近30萬平方米的“觀音凈苑”景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