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胖鼓樓位于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八江鄉(xiāng)馬胖寨,距縣城26公里。1963年2月被列為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始建于1928年,重建于1943年。樓呈寶塔形,由4根長13米、腰圍近2米的大杉木組成長方形支柱,外加小柱和飛檐,層層疊穿而成。樓高15米,長寬11米,共9層。層層疊架,重瓴飛檐,如雄鷹展翅。樓檐雕龍繪鳳,畫花飾錦,細致精美。樓頂尖處,塑有象征吉祥的千年鶴。除4根象征四季平安的高大主柱之外,在主柱構(gòu)成的正方形對角和邊線的延長線上,還有24根粗大的、也成正方形排列的邊柱。28根柱子的墊臺,都是用上等青石制成,并刻有生動形象的圖案。該樓像一座壯麗的宮殿,全用杉木鑿榫銜接,沒有一顆鐵釘。修建此樓的工匠雷文興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侗族建筑師,他在既無圖紙,又無計算儀器的條件下,用一把曲尺、一桿竹筆,在用半邊竹桿做成的“丈桿”上繪圖。經(jīng)師徒12人精心設計,精心施工,使從不同角度向主柱和邊柱斜穿直套的卯眼和榫頭分毫不差,充分體現(xiàn)了侗族建筑藝術(shù)的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