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酋長國,是阿聯酋的第二大酋長國。迪拜的面積不大,只有3800平方公里,只占阿聯酋全國總面積的5%左右。可人口密度卻相對比較大,占了全國總人口的25%。它是目前中東地區最新崛起也是最繁華的商貿旅游中心。 在上世紀50年代,迪拜還只是波斯灣沿岸的一個濱海小鎮,人口也不過5000多人,大多是目不識丁的牧民。由于貧窮,他們有的一天只能吃一頓飯,喝的是有蟲子的水,沒有電力供應。1966年,迪拜發現了石油,整個國家的命運為之改觀。從1912年開始便統治迪拜阿勒·馬克圖姆酋長于1958年去世。他的長子拉希德把迪拜帶入了現代世界。可那時的迪拜,仍是一個人口不過10多萬人的小港口。三四年前,在世界地圖上還找不到“迪拜”兩字;但今天,全球超過7000億美元的熱錢,已流進這個被譽為“新紐約”的機會之城
很多人都認為,迪拜的繁華、有錢、奢侈,是因為有石油,其實這是一個誤會。雖然阿聯酋是一個石油國,但是,阿國的石油儲藏量卻多在阿布扎比,阿布扎比不僅面積占了全國的90%以上,有6.2萬平方公里,石油儲藏量更占了全國的94%,其他酋長國的石油其實很少。所以,迪拜的興起和現在的高速發展,石油并不是其主要收入來源,因為堅信“當第二名會餓死”,迪拜這個毫無資源的荒漠小邦,10年來, GDP總值成長230%,其中,石油收入卻僅占6%,而且2010年就可能用完。它的發展建設是全方位的多元化的。70年代開運河、80年代做貿易、90年代推觀光,到新千年后,這里已經是中東地區的轉運中心,觀光購物城、科技網絡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