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境廬位于梅江區東山小溪唇,建于1884年春,是清末著名愛國詩人,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黃遵憲的故居。人境廬是一座磚木結構園林式的書齋建筑,占地面積五百平方米,主要由廳堂、七字廊、五步樓、無壁墻、十步閣、臥虹榭、息亭、魚池、假山、花圃等組成。結構精巧,布局得宜,曲徑回擋,花木掩映,景致幽雅。廬之名,取義東晉詩人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詩句。門匾是由日本友人,著名漢學家和書法家大域成瀨溫先生題贈。人境廬于1982年3月修復竣工并下式對外開放,1989年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評定為全國近現代優秀建筑物,1994年3月成立了“梅州市人境廬文物管理所”進行專門保護管理,1995年3月列為梅州市第一批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人境廬取意于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暄”的名句,是我國著名愛國詩人、杰出的外交家黃遵憲的故居,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坐落在市區東山大橋下的小溪唇,于1884年由黃遵憲親自設計建造,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這座故居占地面積不大,但建筑精巧,布局合理,里面有會客廳、書房、臥室、藏書室、無壁樓、五步樓、十步閣、息亭、花壇、假山等,藏書室內有黃遵憲的各種著作和讀過的書共八千多冊。廬中保留著黃遵憲親自撰寫的對聯,如會客廳對聯:“萬丈函歸方丈室,四圍環列自家山”,另有一聯:“有三分水、四分竹、七分明月;從五步樓、十步閣、望百步長江”,都十分形象地描繪了這故居的環境。進入人境廬,你就會感到這是別開生面的文化景觀
梅江區歷史悠久,文化濃郁,還有很多景點,其中包括:梅州學宮(又名“孔廟”)、梅江橋,大覺寺、天主教堂建筑群舊址、曾井、東山書院(含狀無橋)、凌風路騎樓式建筑群和人馬石,這些都是梅江區知名的市級旅游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