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穆仁,蒙語意為“黃色的河”,位于呼和浩特以北100公里。希拉穆仁草原,俗稱“召河”,固在希拉穆仁河邊有清代喇嘛廟“普會寺”而得名。“普會寺”為呼和浩特席力圖召六世活佛的避暑行宮,建于乾隆34年(1769年),雕梁畫棟,頗為壯觀。希拉穆仁草原是典型的高原草場,每當夏秋時節綠草如茵,鮮花遍地。近年來當地政府不斷的投資建設,接待設施相當完善。成為著名的內蒙古草原旅游點。
王昭君名嬙,西漢南郡秭歸寶坪(今屬湖北省興山縣)人。相傳有“落雁”之美,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元帝時被選入宮,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韓邪單于入朝求和親,昭君自愿出嫁遠入匈奴,后立為寧胡閼氏,留下了膾炙人口的“昭君出塞”的故事。唐代杜信《通典》中最早記載了這座昭君墓,以后歷代記載甚多。
大召位于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舊城內,蒙古語名“伊克召”,意思為“大廟”,始建于明代,是呼市內最大的黃教寺廟,也是蒙古少有的不設活佛的寺廟。因康熙皇帝曾在此住過幾日,為了表示對皇帝的尊敬,僧侶們取消了活佛的轉世規定。大召,藏傳佛教寺廟,是呼和浩特地區乃至內蒙古地區目前保存最完整、影響最廣的寺院之一。又稱“銀佛寺”達賴三世曾在此主持了銀佛的“開光法會”。大召始建于1578年(明萬歷六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歷史。其建筑從南到北,依次為山門,天王殿,菩提過殿,經堂,佛殿,九間樓以及東西配殿組成,是呼和浩特市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木結構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