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海”自古稱為鹽海,因海水鹽分比普通海水高出6倍,水生物無法生存,故得“死海”之名.運城鹽湖處山西晉南盆地、面積132平方公里。因其湖中的黑泥蘊含七種常量和十六種微量元素,湖水中可以人體泛舟,湖中黑泥可以美肌活膚,可與以色列死海相媲美,因而也有中國“死海”之稱。
五臺山,位于山西省的東北部,屬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地區的五臺縣、繁峙縣、代縣、原平縣、定襄縣,周五百余里。中心地區臺懷鎮,距五臺縣城90公里,忻州市160公里,山西省會太原市240公里 五臺山,是地球上最早露出水面的陸地之一。它的孕育,可以追溯到太古代的26億年以前。到震旦紀時期,又經歷了著名的“五臺隆起”運動,形成了華北地區最雄渾壯偉的山地。第四紀時期,冰川覆蓋了五臺山,至今留下了彌足珍貴的冰緣地貌。五臺山地層,完整豐富。特別是前寒武系地層,發育典型,已經成為全國研究對比的重點地區。五臺山境內的絕大部分地層組段,都是以本地區的山、水、村、鎮命名,充分顯示了其在地學位置中的作用。
被譽為中國四大歷史文化名樓之一的鸛雀樓,位于秦、晉、豫三省交匯的“黃河金三角”區域——山西省永濟市.鸛雀樓,古名鸛鵲樓,因時有鸛鵲棲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濟市境內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黃河岸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