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十八灘位于武水中游的樂昌市境內,它與雄奇的金雞嶺緊密相連,全長約六十公里河段。它發源于湖南臨武境內(又稱韓龍、虎溪、武水),流向由北奔南。九瀧十八灘又名樂昌峽,它象一條銀色的紐帶,橫系在古老的大瑤山蹭。它的水流湍急,落差又大(約65米左右),流量一般為100M/秒,年均可航期均兩百多天,沿江兩岸峰巒迭嶂,山清水秀,自然風光絢麗多彩,還有京廣鐵路和我國最長的大瑤山遂道,是全國首家開辟的旅游漂流線,人稱天下第一漂。
九瀧十八灘翠峰疊嶂,懸崖陡峭,峽谷幽深,古木參天,河 道彎曲如銀鏈蜿蜒,水流湍急似飛龍騰躍,白霧飛煙,雪浪拍岸。她具有一美二奇三險的特點,是古今名人墨客賞景的勝地。唐代韓愈被貶為潮州刺史時,曾過此,面對迷人的景色,揮筆寫下“鳶飛魚躍”四字。為紀念韓愈,后人亦稱九瀧十八灘為韓瀧。
瀧:方言形容江河狹窄急流之處。 灘:指河中水淺石多而水流湍急的地方。九瀧十八灘一般是指下十八灘,即韓公祠至樂昌城這段水路,而武陽司至韓公祠這段則稱上十八灘。漂流線是從嶺南第一鎮坪石出發,終點到達樂昌縣城,航程五十公里。其間要經過老瀧、新瀧、切肉灘、魚糧灘、三層灘、垂瀧、崩瀧、和尚灘、百雞灘、蓑衣灘、黃牛灘、新秦灘、犁壁灘、伸腰灘、梅瀧、燕瀧、腰瀧、驚瀧、百瀧、歧門灘、小灘、龍頭灘、大源灘、鑿子灘、大長灘、定花灘、滑石灘,這就是九瀧和十八灘了。
九瀧十八灘最窄的是老瀧和新瀧,最險的應數垂瀧和崩瀧,最美的要算是百雞灘。有歌唱唱道:“探奇攬勝數漂流,百里韓瀧任客游,兩岸青山多險峻,風高浪急駕飛舟。”難怪人們把它稱之為“勇敢者的旅游勝地”。
人坪石至韓公祠航程約需一小時,這段航道江面開闊,水流平穩,清沏見底。呈現在你眼前的是一形似“睡美人”的翠山,她橫臥在江岸,那優美的線條,動人的神態,令人叫絕。船行不遠,群山漸漸向我們迎來,你會可以發現兩岸山根的水面處,不時出現一個個圓形小洞,你能猜出那是什么嗎?猜完來看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