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泰國簡史:泰國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和文化,原名暹羅。公元1238年建立了素可泰王朝,開始形成較為統一的國家。先后經歷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從16世紀起,先后遭到葡萄牙、荷蘭、英國和法國等殖民主義者的入侵。19世紀末,曼谷王朝五世王大量吸收西方經驗進行社會改革。1896年,英、法簽訂條約,規定暹羅為英屬緬甸和法屬印度支那之間的緩沖國,從而使暹羅成為東南亞唯一沒有淪為殖民地的國家。1932年6月,人民黨發動政變,建立君主立憲政體。1938年,鑾披汶執政,1939年6月更名為泰國,意為“自由之地”。1941年被日本占領,泰國宣布加入軸心國。1945年恢復暹羅國名。1949年5月又改稱泰國。
(2)地理位置:泰國位于南亞中南半島中部和馬來半島北部,橫跨熱帶,亞熱帶,海岸線長達2400公里,占地面積約51.4萬平方公里。
(3)民族人口:泰國現時總人口約為6400萬,共有30多個民族。主要民族是泰族和老族,約各占總人口的40%和35%,其他還有馬來族、高棉族、苗族、桂族、瑤族等。
(4)語言文字:泰語和泰文為泰國的法定語言和文字。英語在城市和旅游觀光點可以通行。中文特別是潮州話,可以通行于唐人街和華人聚居地。
(5)氣候和季節:泰國的常年氣溫在19~38℃之間,平均氣溫約28℃;濕度變化為66%~82.8%。一年分三季:涼季(十一月至二月)、夏季(三月至五月)、雨季(六月至十月)。
(6)宗教:泰國是佛教國家,全國95%的國民信奉佛教,佛寺佛塔眾多,因此有"千佛之國"的美稱。佛教對泰國的政治、經濟、社會生活和文化藝術等領域都有著重大影響。南部馬來族信奉伊斯蘭教,約占總人口的4.66%。
(7)首都:曼谷(Bangkok) 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現代與傳統相交融的大都市,依然保留著標志輝煌傳統的名勝古跡,人口約800萬。
(8)貨幣及匯率:泰國法定貨幣為泰銖,與人民幣的匯率大約在4.758:1左右。
(9)資源概況:泰國自然資源豐富,主要有鉀鹽、錫、褐煤、油頁巖、天然氣,還有鋅、鉛、鎢、鐵、銻、鉻、重晶石、寶石和石油等。其中鉀鹽的儲量4070萬噸,居世界首位,錫的儲量約120萬噸,其儲量占世界總儲量的12%,油頁巖蘊藏量達187萬噸,褐煤蘊藏量約20億噸,橡膠產量居世界首位,年產達210萬噸,占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一,其中90%用于出口。森林資源、漁業資源、石油、天然氣等也是其經濟發展的基礎,天然氣蘊藏量約16.4萬億立方英尺,石油儲量1500萬噸,森林覆蓋率為25%。此外,泰國還盛產分別被譽為“果中之王”和“果中之后”的榴蓮和山竹。荔枝、龍眼、紅毛丹等熱帶水果同樣名揚天下。
國際旅游:深圳康輝旅行社 泰國旅游
以上深圳旅游景點介紹及深圳旅游景點圖片由深圳市鵬城康輝旅行社整理提供,未經我社同意此深圳旅游景點信息不得轉載,轉載必須注明此深圳旅游景點介紹及深圳旅游景點圖片出自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