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園地處閶門外留園路。在蘇州園林中其藝術成就頗為突出。以其嚴謹布局、高雅風格、豐富景觀,曾被評為“吳中第一名園”。< 曾被評為“吳中第一名園”。
面積約2公頃,是蘇州大型古典園林之一,分中、東、西、北4個景區。園中有景點涵碧山房、林泉音碩之館、冠云峰、五峰仙館、又一村。
涵碧山房:為中部主廳,廳內軒敞高爽,陳設雅致;廳前平臺寬廣。依臨荷花水池,盛夏納涼,極為愜意。明瑟樓緊傍涵碧山莊之東側,兩面臨水,環境清新;聞木樨香軒在涵碧山房西北隅,此地山石掩映,桂樹叢生;可亭為六角亭,此處可隨意賞玩;遠翠閣位于中部東北角;濠濮亭三面環水,古人觀魚這地。清風池館,四周設有美人靠可俯瞰池水。
林泉音碩之館:自揖峰軒東行,為林泉耆碩之館,與五峰仙館并為東部景區主要建筑。館中問窗、掛落、掛燈等,雕刻精細,玲瓏剔透。廳堂中間有銀杏木精雕的月宮門洞屏風,將館隔開成南北二室,前室雕梁畫柱,后室樸素簡雅,因前后結構和陳設不同,故又名鴛鴦廳。屏風南面刻有俞拋所書《冠云峰贊》,北面刻《冠云峰圖》。此外,館內地罩構圖精美華麗,為蘇州園林之冠。鴛鴦廳南原有小型戲臺,久已廢。
冠云峰:鴛鴦廳北院,矗產著著名的留園三峰:冠云峰、瑞云峰、袖云峰。冠云峰雄峙居中,瑞云峰、帕云峰屏立左右。相傳為宋代“花石綱”遺物。當年在采運過程中,曾落入太湖,撈取后移來園中。其中冠云峰高6.5米,重約5噸,清秀挺拔,兼具“皺、透、漏、瘦”的特點,有江南園林峰石之冠的美譽。佳晴喜雨快雪之亭,在冠云峰、鴛鴦廳之西,長廊三面環繞,自成一座小院。亭中有楠木屏門六扇,雕刻多種走獸花果,技藝精湛。此亭名稱亦很別致,此園四時景物,不論晴雨都好,故名。
五峰仙館(楠木廳):東部景區以五峰仙館為中心,還我讀書處、揖峰軒、汲古得埂處、西樓、鶴所等環繞四周。五峰仙館前峰石挺秀,此館因梁柱以楠木建造,所以俗稱楠木廳。廳前庭園中有氣勢渾厚的湖石峰巒,是蘇州各園廳堂中規模最大的一處。汲古得埂處緊傍廳之西北角。這里從前是書房,故有此名。還我讀書處在廳西北。揖峰軒,又名"石林小院"。院內有靜中觀,門景甚佳。軒前庭院中奇石林立,花竹清芬,構筑精致靈巧。
又一村:北部景區是一片曠朗的月季園,花枝爛漫,清香宜人。再往西為"又一村"。在飽覽山石之美和游罷廳堂樓臺之勝以后,來到又一村園門時,眼前頓覺境界一新,猶如置身于村野之中,故取陸游“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詩意為名,并借以點明這是留園別具一格的一角,也是江南農村風光在園林中的生動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