壇子嶺景區(qū)是國家首批AAAA級景區(qū),也是三峽壩區(qū)最早開發(fā)的景區(qū),于1997年正式開始接待中外游人,因其頂端觀景臺形似一個倒扣的壇子而得名,該景區(qū)所在地為大壩建設(shè)勘測點(diǎn),海拔262.48米,是觀賞三峽工程全景的最佳位置,不僅僅能欣賞到三峽大壩的雄渾壯偉,還能觀看壁立千仞的“長江第四峽”雙向五級船閘。
壇子嶺景區(qū)是三峽工地的制高點(diǎn),是觀賞三峽工程全景的最佳位置。壇子嶺因外形象一個倒扣的壇子而得名。景區(qū)總面積約10萬平方米整個景區(qū)包括觀景臺、浮雕群、鋼鐵大書、億年江石模型室和綠化帶等,綜合展現(xiàn)了源遠(yuǎn)流長的三峽文化,表達(dá)了人水合一、化水為利、人定勝天的鮮明主題。
壇子嶺因其山體形狀酷似四川人做泡菜的壇子倒扣在山頂上而得名,海拔262.48米,是三峽壩區(qū)15.28平方公里征地范圍內(nèi)的海拔制高點(diǎn),登上壇子嶺的頂部觀景臺,可俯瞰三峽壩區(qū)的施工全貌,飽覽西陵峽黃牛巖的秀麗風(fēng)光和秭歸新縣城的遠(yuǎn)景。
在長江三峽的中段巫峽,有一條支流大寧河,大寧河河道較窄,水比較淺,水流湍急,否則清澈見底。大寧河上有一三處相連的狹谷,稱為小三峽,即龍門峽、巴霧峽、滴翠峽的總稱。小三峽的特色是秀美、神奇。有人認(rèn)為它有六奇,即山奇雄、水奇清、峰奇秀、灘奇險、景奇幽、石奇美,可稱為“天下奇峽”。它南起龍門峽口,北至涂家壩,全長50千米。被評為“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之一。 龍門峽全長3公里,位于巫山縣城西北。峽口兩山對峙,峭壁如削,天開一線,狀若一門,形勢甚為險要,因此有人說它“不是夔門,勝似夔門”。這里峰奇石怪,礁多灘險,景觀疊現(xiàn),峰回路轉(zhuǎn)。泛舟其間,妙趣橫生。民間傳說是巨龍出山關(guān),入長江,潛大海的水路。峽中有中國最長的古棧道遺跡的起點(diǎn)處。還有龍門橋、龍門泉、青獅守門、九龍柱、靈芝峰等勝景,雄壯巍峨,險峻崢嶸,令人如癡如醉。素有"雄哉,龍門峽"之譽(yù)。船出峽口,便是驚險萬分的銀窩灘。 滴翠峽在雙龍鎮(zhèn)至涂家壩之間,長約20公里,峽中鐘乳石遍布,石石滴水,處處蒼翠,故名滴翠峽。是小三峽中最長的一段峽谷,峽中既有磅礴的氣勢, 又有玲瓏剔透的小景。這里綠樹長青,竹篁聳翠,山花吐艷,瀑布凌空,溪流潺潺,泉水叮咚,石寨壁峙。兩岸群山滴翠,與峽中碧流相掩映,群猴攀援,鳴聲陣陣,勝景如畫,饒有野趣。有水簾洞、仙焦林、摩崖佛像、天泉飛雨、羅家寨、綿羊崖、赤壁摩天、巴人船棺、雙鷹戲屏、飛云洞等景點(diǎn),清幽秀美,令人留連忘返。常有"幽哉、滴翠峽"之稱。是小三峽中最富詩意的一個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