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古漢臺又名漢中博物館位于漢中市內(nèi),是劉邦漢中封漢王時的行宮,現(xiàn)在原址上建立了漢中博物館,是游客游覽漢中必參觀并且最重要的一個景點,館內(nèi)所藏文物十分豐富,并配有大量照片及模型,如國家級珍品石門十三品摩崖石刻及古褒斜棧道等,為您了解漢中及漢中歷史提供了級大的方便。
古漢臺——為漢劉邦駐漢中宮廷遺址。現(xiàn)為游覽勝地。位于(陜南)漢中市城區(qū)中心稍偏東南方又名“七星臺”。以此漢中市博物館在古漢臺辟有石門十三品,出土文物、古書畫、漢中近代史、古生物化石、宗教造像等陳列室,珍藏各種文物達(dá)12000多件,成為漢中文物的薈萃之地。漢中八景中的“梁山石燕”、“月臺蒼玉”與褒斜棧道、石門石刻均為文化珍品。
為漢劉邦駐漢中宮廷遺址。現(xiàn)為游覽勝地。位于(陜南)漢中市城區(qū)中心稍偏東南方,又名“七星臺”,由三級臺地構(gòu)成,臺高7米,南北長156米,東西寬72米,占地面積11230平方米。以此漢中市博物館在古漢臺辟有石門十三品,出土文物、古書畫、漢中近代史、古生物化石、宗教造像等陳列室,珍藏各種文物達(dá)12000多件,成為漢中文物的薈萃之地。漢中八景中的“梁山石燕”、“月臺蒼玉”與褒斜棧道、石門石刻均為文化珍品。有“國之瑰寶”、“漢中石門,日本之師”等題詞的贊譽。
據(jù)《史記·高祖本紀(jì)》載,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違背盟約,變立沛公(劉邦)為漢中王。劉邦于公元前206年四月由關(guān)中南至漢中,采納蕭何的建議,拜韓信為大將,訓(xùn)整軍馬,一方面又收運、儲藏馬匹的糧草。在此同時,以“明修棧道”麻痹敵人。同年八月又由漢中北上,“暗渡陳倉”奪取關(guān)中。后與楚爭衡,最后戰(zhàn)勝了項羽,統(tǒng)一全國。劉邦在漢中時間雖短,但遺留的古跡很多,古漢臺就是其中的一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