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地址: 臺北民權東路與松江路交叉口 |
|
|
景點介紹 |
|
|
行天宮位在民權東路與松江路交叉口,于1967年落成,主祀關圣帝君。關圣帝君即民間俗稱的“關公”、“關帝爺”,原為儒家所敬仰,后逐漸成為民間神祗,軍人奉為武神,商人敬為財神,同時在儒、釋、道三教具有重要地位,主察人間善惡。對工商繁榮的臺北市來說,關圣帝君的財神角色格外為人稱道,故被尊為商業保護神,善男信女眾多,境內香煙繚繞,縷縷不絕。
行天宮,俗稱恩主公廟,所謂“恩主”乃鑾堂的特殊用語,是救世主的意思,在臺灣的神祗中被稱為恩主的并不只關圣帝君一位,但臺灣自鄭成功時代起,便開始有人奉禮關圣帝君,迄今全臺的關圣帝君廟宇已有140余座,其中以宜蘭最多,礁溪協天廟就是極有名的一座,但香火最盛的仍屬臺北市行天宮。
行天宮建筑樸實莊嚴,正殿門匾上有于右任所書的“行天宮”遺墨,下為五座正門,平日深鎖,只在每年春、秋兩季迎神會時才開啟,香客多由左右邊門——“嚴嚴”“赫赫”進出。緊貼廟門兩旁,許多販賣香紙、玉蘭花、油飯、炒冬粉等小販,吆喝之聲不斷、生意盎然;若走地下道,沿街除了賣拜拜用品的商家之外,還有不少命相館,也是行天宮一帶的特殊風貌。進到廟里,嬝嬝香煙、靜穆氣氛,對照圍墻外的人車鼎沸,行天宮圈住了一方難得的清凈。
|
|
|
交通指南 |
|
|
搭聯營公車松江—新生、民權等干線,或5、33、49、63、72、74、214、222、225、283、285、286、505、617路等,在松江路口、民權東路口、行天宮等站下車即抵。 |
以上深圳旅游景點介紹及深圳旅游景點圖片由深圳市鵬城康輝旅行社整理提供,未經我社同意此深圳旅游景點信息不得轉載,轉載必須注明此深圳旅游景點介紹及深圳旅游景點圖片出自本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