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簡介:
太白山橫臥在寶雞眉縣、太白、西安周至3縣境內。因山頂終年積雪,銀光四射,故稱太白。它是橫貫陜西省的秦嶺山脈的主峰,海拔3767米,也是秦嶺的最高峰。
太白早為名山,詩人李白、杜甫、柳宗元、韓愈、蘇軾等人曾游過這里,寫下了著名詩篇。其中李白的《登太白山》寫道:“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愿乘冷風去,直出浮云間。舉目可近月,前行若如山。一別武功去,何時復見還。”這里氣候異常,風云多變,相傳在山下行軍,不敢敲鼓吹號,否則疾風驟雨會頃刻而至。不僅如此,這里還有奇特的風景。蘇軾稱它“巖崖已奇絕,冰雪竟雕皺。”太白山還有很多古建筑,歷代廟宇有14處,現存房屋32棟,80余間,石碑5通,鐵碑10通,鐵佛110余尊,木雕像64尊,還有鐵鐘、鐵爐等。舊歷七月一日為太白山廟會,每逢此時,山上山下,游人不絕。“太白積雪六月天”是關中八景之一。
太白山三絕:
孤高獨秀,是太白山最突出的景觀特征。
高--太白山絕頂海拔3767米,是我國大陸東部最高的名山,相對高差3100余米。
寒--垂直氣候以寒為主,自上而下有寒帶、亞寒帶、寒溫帶、溫帶、暖溫帶,海拔3300米以上,為現代冰緣氣候,一年中寒冷期長達10個月,植物生長期約60天。
雄--太白山是以花崗巖為主體的巨大斷塊山地,山體龐大,氣勢雄偉,冠蓋秦嶺群峰。
太白山景點:垂直景觀 、墨山 、神功石、平安云海、 千年冰洞 、 藥王棧道 、七女峰 、太白日出 、 太白積雪 。
寶雞紅河谷:紅河谷位于眉縣營頭鎮境內,太白山主峰北麓,距西安120公里、室雞60公里,在西寶高速公路常興出口轉向、西寶南線眉縣河底村路口轉向,具體方向有路標提示。公園入距下板寺26公里,可和太白國家森林公園形成環形旅游線路,山外可和西寶高速常興、寶南線相連。 紅河谷是登太白山古道之一,公園己開發景區四個,景點80多處。入園即可看到靜林寺、顯洞寺、玉皇閣、觀音崖等宗教文化古跡。公園具有秦嶺北麓典型的地貌特征,形成了幽、奇、峻、秀的景觀。園內山勢險峻,石峽深邃,幽谷含秀,飛瀑深潭,珠飛玉濺,景觀多變。太公石船古樸悠遠,雙洞水簾神秘莫測,群仙聚首如生靈顯現,神龜寶蛋美妙故事讓人回味留戀。蟠龍灣,曲徑通幽,穿林涉水,別有風情。斗母瀑布氣勢宏大,從斗奇峰傾瀉而下,垂直落差八十余米,堪稱陜西第一瀑。傳說趙匡胤,時乖命蹇,窮團潦,到此幸游觀景,誠心禮拜后,時來運轉,黃袍加身,登基稱帝,稱此地為福澤之地。仙桃飛簾,玉柱飛虹,峽谷石門,景色迤邐交錯輝映。
法門寺簡介:
法門寺位于陜西省扶風縣城北十公里的法門鎮。始建于東漢末年,發跡于北魏,起興于隋,鼎盛于唐,被譽為“皇家寺廟”,因安置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為舉國仰望的佛教圣地。
法門寺擁有世界十大之最
一、地宮出土的佛指舍利(一個金骨和三個影骨),是世界上目前發現的有文獻記載和碑文證實的釋迦牟尼佛真身舍利,是佛教世界的最高圣物。
二、法門寺地宮,是世界上目前發現的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
三、地宮文物陳列方式,是世界上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唐代密宗之金胎合曼曼荼羅。
四、地宮27000多枚錢幣中,13枚玳瑁開元通寶是世界上目前發現的最早的、絕無僅有的玳瑁幣。
五、地宮出土的一整套宮廷茶具,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年代最早、等級最高、配套最完整的宮廷茶具。打破日本茶文化起源說。
六、地宮中出土的雙輪十二環大錫杖,長1.96米,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年代最早、體型最大、等級最高、制作最精美的佛教法器。
七、地宮中發現的13件宮廷秘色瓷,是世界上目前發現的年代最早,并有碑文證實的秘色瓷器。
八、地宮中發現的700多件絲織品,幾乎囊括了有唐一代所有的絲綢品類和絲織工藝,堪稱唐代絲綢的寶庫,是唐代絲綢考古的空前大發現。
九、盛裝第四枚佛指舍利的八重寶函,是世界上發現的制作最精美、層寶雞太白山湯浴溫泉簡介數最多、等級最高的舍利寶函。
十、安奉第三枚佛祖真身舍利的鎏金銀寶函,上面鏨刻金剛界四十五尊造像曼荼羅,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早的密宗曼荼羅壇場。現在我們看到的一部分是明清建筑,大多數是仿唐建筑,建設考究堪稱精品。
法門寺擁有世界最高佛塔
寶雞嘉陵江源頭簡介: 嘉陵江源頭風景區位于寶雞市南郊、川陜公路三十三公里處的秦嶺之巔。屬天臺山國家森林公園四大風景區之一,總面積三千六百公頃,著名的嘉陵江發源于景區內海拔二千八百多米的嘉陵谷中。 秦嶺是中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亦是長江、黃河水系的分水嶺。景區內景點40多處,奇峰突兀,水流清澈,森林茂密,四季景色迷人。七女峰蒼翠秀麗,濟公石、飛來石惟妙惟肖,飛云瀑、黑龍潭氣勢雄偉……自然景觀,神工天成,美不勝收。 景區內亦有大量的人文古跡。有漢高祖劉邦入關時的煎茶坪,諸葛亮北上伐魏時的點將臺,宋朝吳介兄弟抗擊金兵的和尚愿古戰場,代王嶺等。
寶雞太白山湯浴溫泉簡介:陜西眉縣湯浴溫泉,位于太白山森林公園的入口處。眉縣湯浴溫泉又名“鳳凰泉”、“西湯浴”,位于眉縣太白山北麓的湯浴口,距西安100公里左右。這里山環水繞,古木叢郁、景色如畫,因地處龍鳳、鳳凰兩山環抱之中,故名鳳凰泉。據記載,“鳳凰神澤”為眉縣八景之一。隋文帝楊堅曾在此建“鳳泉宮”作為避暑洗浴之地,唐玄宗曾三臨其地,賜名“鳳泉湯”。眉縣湯浴溫泉現有大泉3口,水溫經常保持在60℃左右,水中含有鉀、鈉、鎂、鐵、鈣、碘等多種元素,其中硫酸鈉含量較多。通過多年的實踐證明,鳳泉水對皮膚病、關節炎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寶雞天臺山簡介:天臺山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位于陜西省寶雞市南郊,面積約120平米千米,屬秦嶺山系。區內群峰競秀,植被繁茂,景色優美,氣候宜人。主要景點有蓮花、道帽石、磊磊石、九龍泉、大散關、雞峰插云、彌羅天云海、炎帝骨臺寢殿、神農祠、老君頂、玄女洞等數十處,主峰蓮花頂海拔2198米。天臺山有油松、華山松、連香木等多種樹木、百余種觀賞花木和60多種鳥獸。 史載民傳,天臺山是炎帝出生、成長、創業和卒身的地方,是“神農之鄉”,在中華民族發祥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還有道教始祖老子李耳開始創教寫經的傳說。自古以來說是道家名山,是一處融文化古跡與自然風光為一體,具有觀賞游覽、歷史文化和科學考察等多種價值的山岳型風景名勝區。
寶雞姜子牙釣魚臺簡介:釣魚臺位于寶雞市東南40公里蟠溪河上,南依秦嶺,北望渭水,山清水秀,古柏疊翠,景色綺麗,歷史久遠,是古今中外頗享盛名的游覽勝地,是省級風景名勝區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釣魚臺因西周名士姜子牙在此隱居十載,滋泉釣干遇文王而聞名于世,史料典籍均有記載。唐貞觀年間:“太公兵家者流,始令蟠溪立廟。”并植柏四株,至今猶存。至清乾隆年間有廟宇17處,著名的有太公廟、文王廟、山門口、三清廟等,河東岸的釣臺遺跡,河道中央的“璜石”,河西的望賢臺以及飛瀑流霞,浪聲莫測。釣魚臺建筑風格典雅、自然景色迷人。近年來,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釣魚臺風景區的開發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新規劃的景點為釣魚臺將再添新姿。
寶雞炎帝陵簡介寶雞,古稱陳倉。5000年以前的上古時期,有一支姓姜的部落生活在這里的姜水一帶。部落首領-- --直至今天,在世界上好多的地方,中東、非洲、南美洲的雨林里,都還有不少這樣的大人物,喚作“酋長”----叫神農,身號炎帝。炎帝和生活在姬水一帶的鄰居黃帝,共為而今的洋洋大族中華民族的始祖。寶雞也就沾了祖宗的光,號稱“炎帝故里”,當然,也是名副其實。史書載:(神農)母任姒游常羊,感生帝……,在寶雞市南郊的常羊山上就有一座炎帝陵,相傳炎帝死后葬于此地。此外,市區中心地帶還有一座炎帝祠。每一個寶雞人都會得意洋洋地對你說:“我們寶雞是炎帝故里”,言下之意,寶雞人跟祖先是老鄉,旁人可比不得。當然,也對。
嘉陵江源頭風景區簡介:
嘉陵江源頭風景區位于寶雞市南郊的秦嶺之巔,距市區33公里,是國家3A級景區和國家級森林公園。這里嘉陵江的發源地而得名。 嘉陵江源頭景區森林覆蓋率高,有眾多的珍稀動植物。景區內峰石眾多,著名的有神農采藥石、大刀石、系馬樁等。山間氣象多變,晨霧朦朧、茫茫云海、日出月落、彩光普照,五月大雪,林海雪原等,均為源頭勝景,日出、云海等天象景觀蔚為壯觀。著名的景點有:古大散關遺址、和尚塬古戰場、松楊連理一枝花、神農采藥石、黑龍潭、嘉陵江第一瀑、嘉陵江發源地、原始冷杉林、觀日臺。目前景區內已開展了騎馬、射箭、滑索、篝火晚會等娛樂活動。
五丈塬諸葛亮廟簡介: 五丈塬諸葛亮廟位于寶雞岐山縣五丈塬鎮五丈塬北端,是國家2A級景區。景區內有始建于唐代的諸葛亮廟和三國時的古遺跡。 五丈塬高40余丈,南北長約8公里,東西寬3公里,三面凌空,兩邊環水,南為秦嶺,緊依古代關中通往漢中、巴蜀的要道褒斜古道,北臨渭水,俯視古都長安,自古是巴蜀門戶、兵家必爭之地。公元234年,諸葛亮北伐曹操,駐兵五丈塬,與魏將司馬懿對壘,相持百余日,因操勞過度,鞠躬盡瘁,病逝于五丈原蜀軍營內。 諸葛亮廟始建于唐代,廟宇坐南朝北,雄偉壯觀,依次有獻殿、正殿、八卦亭等建筑。獻殿兩側的墻壁上,鑲嵌著岳飛手書的前、后《出師表》碑刻,人稱“三絕”碑。后院是柏林竹園,草坪花壇,清爽潔凈,諸葛亮衣冠冢幽居柏林之中,精巧美觀的落星亭聳立于后院的中央,碑廊環攬后院,文臣武將廊分居兩側。
通天河國家森林公園簡介: 通天河國家森林公園位于陜西省寶雞市西南部的鳳縣唐藏鎮,地處嘉陵江的一級支流小峪河源頭,距寶雞市93公里、漢中市239公里、鳳縣77公里。通天河國家森林公園位于秦嶺主梁附近,地質構造復雜,具有地層分異明顯、構造形變強烈、新構造運動活躍的特點。地貌屬秦嶺中山山地,海拔1600-2738.5米。 秦嶺地區復雜的地形和充足的水熱條件,使公園形成了豐富的森林景觀。原始森林古木參天,針葉林整齊優美,落葉闊葉林綠蔭如蓋,杜鵑林燦紅如霞,奇花異草爭奇斗妍,亞高山草地青草如茵,深秋霜葉艷紅如血。美麗的森林植被景觀在不同海拔、不同季節表現出多姿多彩的變化。 這里的高山石林在陜西實為罕見。其中規模最大的一處石林,高度一般在50米以上,多呈柱形,形態各異。幽深的山谷中清流終年不斷,水體景觀主要在于1河9溪中藏有4瀑6潭。其中,一河為通天河,9溪為通天河的9條支流,4瀑6潭是全園水體景觀的精華。 鳳縣是古長安通往漢中和巴蜀的官驛大道必經之地。古代進入漢中和巴蜀的4條官道中,有三條就在鳳縣境內,故鳳縣有“秦蜀咽喉,汗北鎖鑰”之稱。由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歷代成為軍事要地,幾千年來戰爭頻發,留下了許多古戰場遺址。 通天河國家森林公園的主要景點:1、蓮花山;2、擎天柱;3、萬年龜;4、天狗吠日;5、將軍石;6、蓮花潭;7、天河壺口;8、洗心池;9、高山石林;10、原始云杉林;11、千畝杜鵑林;12、氧吧長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