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人的飲食,一般以大米、玉米為主。有時也吃玉米和薯粉,伴以蔬菜和水果等。農(nóng)民煮飯前才舂米。米飯是放在瓦罐或竹筒里煮,用手抓飯進食。菲律賓人最喜歡吃的是椰子汁煮木薯、椰子汁煮飯。玉米作為食物,先是曬干,磨成粉,然后做成各種食品。城市中上層人大多吃西餐。
菲律賓的名菜有烤乳豬,即烤小豬(lechon de leche);巴魯特 (Balut),即煮熟的孵化到一半的鴨蛋;阿恰拉(Atchara),即炒蕃木瓜、洋蔥、蔬菜片加胡椒和醋制作成的和泡菜相似的小菜;魯必亞(Lumpia),將春卷皮包上蝦、雞肉、豬肉和各種蔬菜絲,然后油炸或直接蘸花生醬;阿道包(Adobo),將蘸了醋的雞肉或豬肉用醬油,糖姜蔥燜透,使得肉本身又滑又爛,和紅燒做法相似;還有烤豬腿(Crispy Pata)、香蕉心加花生醬燉牛肚(Kare~Kare),等等。菜常用香醋、糖、辣椒等調(diào)味。
按照伊斯蘭教教規(guī),他們不吃豬肉,不喝烈性酒。他們和其他馬來人一樣喜歡吃魚,不吃牛奶。他們的烹調(diào)很簡單,喜歡使用有刺激性的調(diào)味品,進食時用手抓。咀嚼檳榔的習(xí)慣在菲律賓穆斯林中十分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