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埃及博物館 埃及博物館坐落在開羅市中心的解放廣場,1902年建成開館,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古埃及文物博物館。該館收藏了5000年前古埃及法老時代至公元六世紀的歷史文物25萬件,其中大多數展品年代超過3000年。博物館分為二層,展品按年代順序分別陳列在幾十間展室中。該館中的許多文物,如巨大的法老王石象、純金制作的宮廷御用珍品,大量的木乃伊、及重242磅的圖坦卡蒙純金面具和棺槨,其做工之精細令人贊嘆。 哈夫拉金字塔
2、金字塔 埃及共發現金字塔96座,最大的是開羅郊區吉薩的三座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國王為自己修建的陵墓。大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第二個國王胡夫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90年左右,原高146.5米,因年久風化,頂端剝落10米,現高136.5米;底座每邊長230多米,三角面斜度51度,塔底面積5.29萬平方米;塔身由230萬塊石頭砌成,每塊石頭平均重2.5噸。據說,10萬人用了20年的時間才得以建成。該金字塔內部的通道對外開放,該通道設計精巧,計算精密,令人贊嘆。 第二座金字塔是胡夫的兒子哈夫拉國王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50年,比前者低3米,但建筑形式更加完美壯觀,塔前建有廟宇等附屬建筑和著名的的獅身人面像。 獅身人面像的面部參照哈夫拉,身體為獅子,高22米,長57米,雕象的一個耳朵就有2米高。整個雕象除獅爪外,全部由一塊天然巖石雕成。由于石質疏松,且經歷了4000多年的歲月,整個雕象風化嚴重。另外面部嚴重破損,有人說是馬姆魯克把它當作靶子練習射擊所致,也有人說是18世紀拿破侖入侵埃及時炮擊留下的痕跡。 第三座金字塔屬胡夫的孫子門卡烏拉國王,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當時正是第四王朝衰落時期,金字塔的建筑也開始衰落。門卡烏拉金字塔的高度突然降低到66米,內部結構紛亂。 胡夫金字塔南側有著名的太陽船博物館,胡夫的兒子當年用太陽船把胡夫的木乃伊運到金字塔安葬,然后將船拆開埋于地下。該館是在出土太陽船的原址上修建的。船體為純木結構,用繩索捆綁而成。 3、尼羅河 尼羅河風景
尼羅河發源于埃塞俄比亞高原,流經布隆迪、盧旺達、坦桑尼亞、烏干達、肯尼亞、扎伊爾、蘇丹和埃及九國,全長6700公里,是非洲第一大河,也是世界上第一條最長的河流,可航行水道長約3000公里。尼羅河有兩條上源河流,西源出自布隆迪群山,經非洲最大的湖--維多利亞湖(南半球)北流,被稱為白尼羅河;東源出自埃塞俄比亞高原的塔納湖,稱為青尼羅河。青、白尼羅河在蘇丹的喀土穆匯合,然后流入埃及。 尼羅河谷和三角洲是埃及文化的搖籃,也是世界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尼羅河在埃及境內長度為1530公里,兩岸形成3-16公里寬的河谷,到開羅后分成兩條支流,注入地中海。這兩條支流沖積形成尼羅河三角洲,面積2.4萬平方公里,是埃及人口最稠密、最富饒的地區,人口占全國總數的96%,可耕地占全國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二。埃及水源幾乎全部來自尼羅河。根據尼羅河流域九國簽訂的協議,埃及享有河水的份額為每年555億立方米。 開羅的尼羅河上有許多游船,其中仿法老時期船只修造的又名法老船,夜晚泛舟河上,可游覽兩岸旖旎風光,又可觀賞船上著名的東方舞表演。 4、左塞爾陵墓. 薩卡拉金字塔位于開羅南郊30公里,尼羅河西河谷綠洲邊緣外的沙漠上,由多個金字塔組成。其中最著名的是階梯金字塔,為古埃及第三王朝國王左塞爾的陵墓,約建于公元前2700年。該金字塔是埃及現有金字塔中年代最早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用石塊修建的陵墓。該金字塔呈6層階梯塔狀,高約60米。在該金字塔附近還分布著許多貴族和大臣陵墓,其中大量的精美浮雕壁畫,栩栩如生的描繪了古代埃及人工作和生活的情景。另外,附近的神牛墓也非常有名。 5、古城堡 建于1176年,為阿尤布王朝國王薩拉丁為抵御十字軍保護開羅而建。城內建有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 薩拉丁城堡
古城堡內有埃及軍事博物館,展示埃及各歷史時期軍隊的武器、裝備、服裝、著名戰例、工事和城堡的實物、仿制品、模型、圖畫等。 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建于1830年,伊歷1246年。整個建筑具有阿拔斯王朝時期的建筑風格。穆罕默德·阿里(1769-1849),阿爾巴尼亞人,1805年成為埃及統治者。 巍峨的阿里清真寺建在開羅以北的山頂上,禮拜殿呈正方形,上有高聳的圓頂為殿中心,四面環有四個半圓殿與正殿相應,還有四根高柱居其中。清真寺西側正中有一盥洗室,是供穆斯林禮拜時做小凈用的。盥洗室四面有四根鐵鏈環繞。清真寺正中盥洗室內,外墻壁是用雪花石瓷磚鑲嵌